来源:网友投稿 2025-04-29 04:34:58 热度:303°C
陈奕迅,香港乐坛的天王级人物,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演绎风格,为无数歌迷带来了经典的作品。在他的众多歌曲中,有一首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七百年后》。这首歌由林若宁作词、柳重言作曲、C.Y. Kong编曲,收录于2009年发行的专辑《H3M》中。这首歌的创意来自于电影《机器人瓦力》,讲述了一个跨越世纪的宏大爱情故事,展现了对人类生存和情感的关注和思考。这首歌不仅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还斩获了多个音乐奖项,如2009CASH金帆音乐奖最佳歌曲、最佳歌词奖12,2010年香港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3等。下面我们就来从歌词、曲调、演唱等方面,详细分析这首歌的魅力所在。
歌词:穿越时空的爱情宣言
《七百年后》的歌词是由林若宁根据电影《机器人瓦力》的剧情创作而成的。电影讲述了在公元2700年,地球已经被垃圾覆盖,人类已经迁往太空居住,只留下一些机器人在清理垃圾。其中一个名叫瓦力(WALL-E)的机器人,在垃圾堆中寻找有趣的东西,并收藏起来。他偶然发现了一朵小花苗,并把它放在一个鞋盒里保护起来。有一天,一个名叫伊娃(EVE)的先进探测机器人降落到地球上,寻找生命迹象。瓦力对伊娃一见钟情,并想方设法接近她。他把自己收集的东西给伊娃看,并把小花苗送给她。伊娃发现小花苗后,立刻进入休眠状态,并发出信号等待接回太空船。瓦力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不想失去伊娃,于是决定跟随她上了太空船。在太空船上,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和危机,并最终帮助人类重返地球。
林若宁以瓦力的视角写下了这首歌,用浪漫而又哀怨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伊娃的爱慕和执着。他用一些旧时代的物品,如黑胶、灯泡、卡式带等,来形容他和伊娃的相遇和相处。这些物品在现代人眼中可能已经过时或无用,但在瓦力眼中却是珍贵的回忆和情感的象征。他用“文明能压碎情怀不衰”这一句话,概括了他对爱情的坚定和不变。他不在乎时间的流逝,环境的恶化,只在乎伊娃的存在。他用“我们贫乏却去到金禧”这一句话,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满足和幸福。他不在乎物质的匮乏,社会的冷漠,只在乎伊娃的陪伴。他用“仍然有你的忠心爱侣”这一句话,展现了他对爱情的忠诚和信任。他不在乎生死的分离,命运的无常,只在乎伊娃的心意。
这首歌的歌词不仅描绘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也折射出了人类对生存和情感的思考。在一个高度发达而又失去人性的文明中,人类是否还能保持对生命和爱情的尊重和珍惜?在一个充满垃圾而又缺少绿色的地球上,人类是否还能找回对自然和家园的责任和归属?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曲调:缓慢而又激昂的旋律
《七百年后》的曲调是由柳重言作曲,C.Y. Kong编曲。这首歌采用了C大调,4/4拍,BPM为80。这首歌的曲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A、B、C。A部分是歌曲的开头和结尾,以钢琴为主要乐器,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忧郁的氛围。B部分是歌曲的主歌和副歌,以吉他、贝斯、鼓等为主要乐器,增加了节奏感和动感。C部分是歌曲的桥段,以弦乐为主要乐器,提升了气势和张力。
这首歌的曲调与歌词相呼应,形成了一种缓慢而又激昂的旋律。A部分反映了瓦力在垃圾堆中孤独寂寞的状态,B部分反映了瓦力与伊娃相遇相爱的过程,C部分反映了瓦力与伊娃共同面对危机和挑战的场景。整首歌从平静到激动,再到平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弧线。
演唱:陈奕迅独特的嗓音和演绎风格
《七百年后》由陈奕迅演唱。陈奕迅是香港著名男歌手,被誉为“亚洲流行音乐天王”。他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演绎风格,在华语乐坛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擅长演绎各种风格和类型的
歌曲,如情歌、摇滚、民谣、电子等。他的歌声有着磁性和沧桑感,能够把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这首歌中,陈奕迅以低沉而又温柔的嗓音,唱出了瓦力对伊娃的爱意和坚持。他在A部分用轻柔而又略带哽咽的声音,唱出了瓦力的孤寂和渴望。他在B部分用稳定而又略带激情的声音,唱出了瓦力的幸福和满足。他在C部分用高亢而又略带沙哑的声音,唱出了瓦力的勇敢和信念。他在整首歌中运用了不同的音域和技巧,如低音、高音、颤音、换气等,使得歌曲有了丰富的层次和变化。他的演唱不仅展现了他的实力和风格,也赋予了歌曲更多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总结:一首值得反复聆听的好歌
《七百年后》是一首由陈奕迅演唱,林若宁作词,柳重言作曲,C.Y. Kong编曲的歌曲。这首歌以电影《机器人瓦力》为灵感,讲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对人类生存和情感的关注和思考。这首歌的歌词用浪漫而又哀怨的语言,穿越时空地表达了爱情的宣言。这首歌的曲调用缓慢而又激昂的旋律,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动人的故事弧线。这首歌的演唱用独特而又温柔的嗓音,把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歌不仅是一首好听的歌曲,也是一首值得反复聆听和品味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