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友投稿 2025-02-03 16:16:53 热度:296°C
“我还是想专心做音乐”。
这是朱星杰对我说的第一句话。这位山城少年从起初在重庆参加节目,到后来到北京念书,北漂八年,追梦八年。
小时候,他其实是个沉默寡言的男孩。
他说:“是爷爷奶奶把我带大的。我们家是很标准的中国传统家庭,家人之间的沟通其实不会太多。确实有时候会羡慕有留学经历的或者说国外那种朋友式的亲子关系。”
在这个家庭里,父母从小就在熏陶着他:要稳扎稳打去做一个比较谦虚的人,同时替别人思考的人。
当他把自己带入他人的角色,感受他人的故事,当他开始为这种讲故事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音乐就选择了他。
这故事的源头,本可以是万事万物。
朱星杰说:“音乐创作是一个源于生活,然后在情感体验、人生故事当中吸取很多养分,然后变成结晶的这样一个过程。这里说的情感,是关联只要能跟人产生情感的东西,可能是爱情,也许是亲情、友情。这个地球上每一个生物都可以与人关联,一起创造一些回忆,并成为创作中的灵感。”
而从灵感落地到音乐这个步骤上,就很需要想象力:朱星杰是半路出家,从小也没有古典音乐的功底,所以在音乐的专业知识上,他觉得自己要补的课还有很多。但是,他觉得对音乐创作来说,无论是编曲作曲,甚至在一些画面感上,都更重要的是音乐人的表达欲:“我觉得音乐人需要具备想象力和创作的空间,且愿意把这个东西分享给大家。”
这一点上,在本质上各位歌手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在朱星杰眼里,“其实音乐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好的或者坏的风格之说。可是,大家可以做成不同层次质感的东西。比如说像我们上一辈的偶像,也是我的偶像,比如说像四大天王,像张国荣先生,他们传递出来的那种感觉和质感,包括用镜头拍摄出来的一些片段,其实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或者说现在的我们这一代,都很难企及的质感。”
而他被音乐选择后,决定坚持下去,则是因为自己成为了追光者。他的偶像都是在音乐界纵横多年的前辈。
当追光这件事可以在综艺成为现实,他就去参加了《闪光的乐队》。“这里有很多前辈,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想让我变得更好的指路人,可以跟他们成为朋友,我觉得很荣幸。我交到很多良师益友,遇到很多没有见过面的前辈,在这个节目里面大家可以一起聊天,一起聊音乐,这才是最宝贵的。”受到指路人的善意,并把这善意转化为自己做音乐的动力,一直以来都是朱星杰坚持的事:“从一开始一个人发歌,到后来慢慢变得很专业,再从节目出道,然后得到很多老师的指点和支持,看到自己的歌迷越来越多,这条路坎坷又迷人。音乐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不管做不做这一行,我可能都会一直听音乐,然后也一直写歌。”他自己也在人生经历上有过“循环”:“我花了好久的时间去各个公司面试,参加了一些节目开始出道,刚出道就回到低谷;然后再参加节目,刚有点风声,又再到低谷;然后再参加节目,再次被大家看见,现在又参加了一个节目。人生就是这样,我越来越把它看成一种经历,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些良师益友,都会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但是能不能走到最后,有没有走到最后的这种缘分和默契,其实是我最关心的。”这个过程里,他称之为“韬晦”:慢慢地去行动,把自己不好的地方养起来,直到拿出更好的自己,再跟世界好好见面。在无数个“韬晦场”里,他的逐梦之旅,还远远不曾到达终点:“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趁我还唱得动,跳得动的时候,多摩擦出一些灵感的火花,创作音乐,给大家讲更多的故事。”就像他写的《山城少年》:我是一个渺小的人住在一个渺小的镇你清澈的眼神不惧一切的口吻少年他向着北方一路在狂奔朱星杰,还有无数个韬晦场,还有更好的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