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友投稿 2025-04-30 03:34:25 热度:375°C
最近黄磊女儿多多,因为暴露“文盲属性”上了大热搜。
黄多多开创了个“陪你多读书”的公众号,本意是以“高知女青年”的身份带着小朋友读书,
毕竟老父亲就打着这个“招牌”驰骋娱乐圈。
结果黄多多一张嘴,就给不少人扭成了“痛苦面具”。
一桩桩她读成一zhuzhu,防御读成了防xiè,就连闯荡也变成了zhuāng荡!
总共没读几个词,却读错了12个字,这可都是小学语文的常用字啊。
有不少人给黄多多“找补”,“人家上的是国际学校,汉字不好很正常!”
那你知道自己汉字不好,还跑来教国内孩子读书,这是几个意思呢?
并且,黄多多已经17岁了,她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吗?
后来仔细一扒才发现,前不久黄多多开始做舞台剧,
宣布正式进军娱乐圈,才弄了个读书视频拉热度,
结果好巧不巧弄巧成拙,被人笑称为“又是文盲进山”。
其实也不用将矛头单指向17岁的黄多多。
放眼望去娱乐圈,那真是文盲支起了如今的“半壁江山”。
今天就为大家盘点娱乐圈里,那些著名的“文盲”,
有的拿着千万片酬,却连名字都不会写。
有的天天立“知识青年人设”,结果却被一次次打脸!
首先我们就来说说,多多爸黄磊是怎么率先“翻车”的。
黄磊是最早一批爱打“文青男”招牌的明星,但是从他的过往经历来看,确实算不上“注水”。
黄磊的爸爸黄小立,是在中央话剧院演话剧的,所以黄磊从小对于表演就“驾轻就熟”,
19岁那年,黄磊顺利的考上了北影,
当年就演了陈凯歌的《边走边唱》,可以说是高起点入圈。
不过黄磊比较“清醒”,在北影毕业后,他倒没有直接选择作为一名演员,
而是又考进了北影的表演研究系,成为了一名表演老师。
自己又能拍戏,还能教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像是黄海波、海清等实力派演员,都是黄磊带过的学生,
所以“黄老师”一名就这样传出来了。
后来黄磊在综艺上也摆了不少“架子”,比如当场训斥谢娜“你太浅薄了”。
谢娜也哭着说,“黄老师就是我学生时期最大的阴影”。
多次剧透圈内好友的电影情节,像是沈腾的《独行月球》、黄渤的《一出好戏》,
那时候影院还未上映,黄磊就以“百晓生”的身份开始说剧情了,这对于观众来说“很不公平”。
不过这还都是小事,直到黄磊翻车翻到自己的专业上,那就有些“贻笑大方”了。
就比如这个《人间四月天》,黄磊早年就是凭借这部剧火遍了大江南北,
他在中间饰演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才情十足的角色。
戏外黄磊就说了,“为了演好徐志摩,我把他的诗集背的滚瓜烂熟,研究的十分到位!”
之前黄磊还晒出自己去给徐志摩扫墓的动态,反正就是把自己的形象拉满了,
结果一则快本的翻车视频被拽了出来。
黄磊以徐志摩的“身份”在台上朗读《再别康桥》,错别字一个连一个。
要知道这还是经过彩排多次的节目,黄磊的行为只能说明一个情况,
诗集你可能读了又忘了,但上台你还依旧不认真啊!
那边黄磊的妻子孙莉也“折”了专业,孙莉自称练舞十几年,
最后发了成品视频给“跳大神”一样,还有网友晒出了自己被拉黑的通知。
评论一个脏字都没有,但孙莉却“愤怒了”。
其实黄磊一家的翻车是可以遇见的。
这几年黄磊的主营业务是,扩大投资多捞金和推广女儿多多,
孙莉顶着爱妻头衔也时常打打边鼓。
在限薪令下,黄磊都削尖脑袋整出来个“艺术指导费”,
对于他只要能赚钱,就算拿崩塌人设博出圈,又算得了什么呢?
今年年初,一位叫做王一博的流量演员闹出了大笑话,
央视都忍不住来评论他为“绝望的文盲”,起因是这样的。
有一部叫做《无名》的贺岁电影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这个片子阵容很强大,
周迅和梁朝伟两个人实力派演员领衔主演,但此外就偏偏加了个以“面瘫”著称的王一博,
导演程耳为了不砸自己的“锅”,在上线前开始宣传了,
“王一博有了大突破!”
“王一博已经不是流量小生了!”
甚至说他的表演接近完美,你不看就是最大的损失!
这气氛都炒起来,不少人就去看去了《无名》的宣传路演。
接着王一博的发言就让人当场“笑哭”。
“您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有什么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一博:不知道怎么回答。
“听说你在七天内都在攻读书籍,有着什么样的感受?”
王一博:感受就是七天里的感受。
通篇采访下来,连个七岁孩子的表达能力都没有,
很难想象这样的人是怎么演出有深度的角色?
结果王一博的粉丝还解释为“问题本来就有问题,干嘛要怪罪演员?”那是真的牛。
所以这个王一博是怎么火起来的?那就是借着耽美的热潮了。
2019年的《陈情令》让王一博以“蓝忘机”一角爆火,而爆火的当年,
一场直播就已经让王一博的文盲属性暴露了。
当时主持人想着让气氛活跃点,就让王一博在白板上写下这样一行字,
“蓝忘机到此一游”
结果谁能想到啊,七个字他愣是一多半都写不对,
王一博捏着笔先是不写蓝字,好不容易过了“忘机”。
“到”字上又不会写了,好不容易写完了到,
此字的时候又看了看主持人,主持人给写了个“此”。
王一博最终以(两点水+方+女)完成了游字的书写,你是真的行!
最后王一博上了热搜,赶忙发微博辩解为“我脑子空白了!”
而实际上,早在2017年的节目上,王一博就被人扒出来,
一不会写“鹏”,二不会写“游”,水平可能连小学的孩子都不如!
特别是他这封给汪涵的信,那更是全篇需要更改错字,字体也丑到家了。
在节目上玩成语接龙,就连老字开头,都能接为“老了一天”!
如果说到这,王一博是文字功底太差,
那看看他日常生活中,能把“最喜欢的联想产品”说成“ipad”,把湖南说成一个“城市”,
这又算什么呢?央视评价为“绝望的文盲”,绝没有夸大!
靳东在娱乐圈里是个比较特殊的演员,
毕竟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的团长,人家是有“编制”在身的。
早年靳东以《东方商人》中的“高显扬”进入娱乐圈,
后来又为了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又转考了中戏的音乐剧班。
2008年靳东以“一郎”的身份在《闯关东》中亮相,为不少人熟知,
但直到《琅琊榜》和《伪装者》两部剧的播出,才算把他的知名度在全国铺展开来。
最有意思的是,因为靳东总是一种儒雅沉稳的“老干部”形象出现,
由此还成为了“中年妇女的顶流偶像”,而这个车“翻”就翻在了“干部形象”上。
如果你看过靳东的微博,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靳东酷爱用“繁体字”,而且是繁体字加“古文诗”。
就有不少人说靳东太爱装,因为现在我们内地大部分使用的是简体字,
靳东的繁体字是怎么回事?翻开靳东的微博,可以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2009年的时候,靳东使用的还是简体字,但2012年后他就采用了大部分繁体字的发布方式。
这一年靳东拿到了中国话剧的金狮奖,曝光度陡然上升,这就为了“装身份”提供了依据,
不过靳东本人表示自己从小学的就是繁体字,只是之前的输入法用不了,
还晒出了自己小时候的繁体书法,“我是个特别爱学习文化知识的人”,这些我们姑且相信。
但随后的一些事件,还是让人眼界大开。
2015年一部由李雪健、辛柏青主演的《为了一句话》上映,
这部剧改编自知名文学家刘震云老师,靳东自称和刘震云有过接触,也很欣赏茅盾先生,
就为其做电影宣传“由矛盾文学奖小说改编”,但这个矛盾可是错得离谱。
茅盾文学奖是中作协,根据茅盾先生意愿设立的奖项,怎么就能写成“矛盾”呢?
如果说这里是笔误,那诺贝尔数学奖也真是离了大谱。
靳东在《外科风云》中扮演精英庄恕,他自曝自己为了演好这个角色,
还去看了诺贝尔数学奖的论文。
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颁布,唯独就没有所谓的数学奖,
有很明显的一个问题,不知者无罪,但你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拿出来秀呢?
靳东的秀不止一次,前不久靳东路透照发福严重,有网友劝他减肥,
靳东回复“尽放吾可胖可瘦”,全句句式不通。
还有那个陆游的诗句: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
靳东为了显示文采拿来配了图,又是打成了月新影,别看是两个字,但意思可完全不对了。
不仅如此靳东在和李健的节目交谈中,也是颠三倒四,
“我喜欢你的真,至少比中戏的人真实,人大的学生是不错,但最后还是成为了我的经纪人啊!”
李健最后直接扶额了,所以这个老干部究竟有多少“净含量”,大家自行判断吧。
杨洋的在娱乐圈的口碑一向不错,观众路人缘也很好,
毕竟人家属于“军艺校草”,听着就是一派的“根红苗正”。
2007年杨洋就因为姣好的外形,被李少华选入了《红楼梦》的剧组,饰演男一号贾宝玉,
虽然这部剧肯定和87的《红楼梦》没有可比性,
但是杨洋还是凭着这部剧露了头,由此进入了娱乐圈开始发展。
纵观杨洋的戏路,大多数都是阳光男大学生、奶油玉面小生,帅气军官的角色,
毕竟杨洋的外形摆在这里了,演“糙汉”确实是需要很大的突破,
但娱乐圈里每种角色都有立足之地,杨洋的一贯发展也没太大问题,
但是他却在“没文化”这事上,屡屡翻了车。
一次杨洋在后台接受采访的时候,被不少记者围起来采访,
“杨洋,我帮你的女粉问一下,为什么你总是喜欢穿白衬衣呢?”
结果杨洋说了一句既实在又“怪”的话,“因为驾权不了花衬衣。”
重点是杨洋说的是“架权”而不是“驾驭”,
这就好像把“别墅”读成了“别野”一样,实在有些太过匪夷所思了。
无独有偶,在综艺《青春环游记》中,杨洋更是接连“嘴瓢”,
在说出中国古代故事时,将“后羿射日”说成了“太阳后裔”,
更离谱的是他解释为“荷尔蒙一下就上来了,所以说错了!”
所以,后羿不后羿的放一边,杨洋知不知道荷尔蒙到底是干什么的?
此外,杨洋还卖弄过一次“理工男”人设,“我平时特别喜欢奇数,我是个奇数控。”
这番言论可是闻所未闻,接着杨洋又说了,
“我喜欢10.30,50这样的奇数!”
但事实上,能被2整除的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叫奇数。
如果不知道奇偶数确实不能太过苛责,但你不知道还要说自己是个奇数控,是什么意思呢?
所以有的人说杨洋是个“哑巴帅哥”,不说话就真的“挺好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经典的“没文化翻车现场”,像是少女时期就火遍全国的张含韵,
在刘仪伟的采访节目中,说“我撞井成为那样的人”,
这里的“撞井”指的就是“憧憬”,刘仪伟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当场傻在了原地。
近年最热的“小花”赵露思,在被问到“你觉得什么是演员”的时候,
直接来了句“我就是演员啊!”这句话跟刘浩存那句“嗯,怎么不算呢?”是有一拼。
除此之外赵露思还自曝,自己的数学成绩仅仅16分,烂到全校很出名。
自己在娱乐圈火了之后,身边的叔叔阿姨七大姑,
都说着要把学习不好的孩子,送去娱乐圈当演员,毕竟不需要“门槛”。
说到数学,还有两位“算数狂魔”明星,
一个是那个“拜拜甜甜圈”里的吴宣仪,将八七算成了四十二,
“全世界就我老公最好”的包文婧,算不出来23+4等于多少,“十以内的加减法我都不会!”
还有一位文盲还挺狂的翟天临,抄袭了陈坤的论文,升到了北影的博士,
结果却连论文必须要用的“知网”都不知道,还说着网友没文化,
“以后,我就让你们看看我多牛!”结果网友将其学术作弊的事扒了出来,
翟天临一夜沦为了“过街老鼠”,也是够打脸的。
其实有一句话说的挺好,叫“术业有专攻”。
对于演员我们第一要看的,确实是其表演的素养、角色的塑造。
但如果连最起码的“基本文化知识”都能闹笑话,就确实是不应该。
王宝强自称查字典
一是,为不少追星的青少年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变相传播了“上学无用论”。
二就是,你怎么去丰富自己表演的深度呢?
老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论干哪行哪业,都得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要不从书本文字上获取,要不从生活经验上获取。
现在的明星你要说有多少“生活经验”,我们就不提了。
毕竟现在的明星,可不像以前的明星“能吃苦”了。
所以这个书你不看,字甚至都不识,工作时也不敬业,
就这样一辈子混个流量演员的名声吗?
陈道明怒斥演员无底蕴
还有那些爱装高知的演员,也真是大可不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非得去凹那个“人设”,又达不到相对应的深度,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又是何必呢?
郭德纲之前说过一句话,艺人其实最后拼的是文化。
这里的文化指的并不是单单的学历,而是相对应的“底蕴”。
没有底蕴、又没有拼搏精神,你一个空壳子能走多远?
就像曾经火遍全国的赵丽蓉老师,曾经说过自己大字不识一个,
为了知道剧本写了啥,她就请人帮忙把台词念上一遍,自己不睡觉也得背的滚瓜烂熟。
《打工奇遇》中,俊秀飘逸的“货真价实”,赵丽蓉天天写,足足练了整整一个月。
“我不认字,但要给观众看,我就得认真学!”
所以别说观众要求苛刻,我们歧视的从来都不是纯纯的“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