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的王一博就是最帅的王一博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7-01 03:39:08 热度:175°C

 

◎北大獾

近期备受瞩目的电影,自然是乌尔善导演十年磨一剑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相比之下,大鹏导演以街舞为题材的新作《热烈》显得热度不高,“黄渤加王一博”的新老组合,虽然星光熠熠,加持影片,但是近年来,关于黄渤不能单扛票房、王一博“面瘫演技”的声音又的确不绝于耳,让人为《热烈》捏了一把汗。

好在,这是一部优秀的类型电影。无论情感、场面、人物个性,都达到了很高的完成度。如果说街舞题材和演员魅力是可供调配的食材,那么大鹏导演就如同一位名厨,体现出了高超的掌控能力。

黄渤在电影中奉献了一如既往的高超演技自不待言。电影中陈烁的角色,可以说是为王一博量身定做的。相比《无名》中故作深沉的表现,电影市场终于看到:跳舞的王一博,才是最帅的王一博。

这是《这!就是街舞》(以下简称“这街”)这档王牌综艺节目早已验证过的事实。自从第三季,王一博加入以来,即便私心偏爱张艺兴、王嘉尔等嘉宾的观众,也很难不被王一博所感染,认可他对街舞的热爱。在节目中,王一博很少有作为偶像的表现欲,而是像一名小学生一样,不停地向各路选手学习不同舞种、不同风格的技艺。每次有他参加的齐舞,他都在寻求突破自我,就像电影中舞团的名字,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叹号”。

这部电影,也得益于街舞的综艺节目,尤其是“这街”五季以来的熏陶。“这街”不仅让观众更熟悉了这项运动的表现方式,也给电影提供了丰富而新鲜的素材。

首先,惊叹号舞团的成员,就包括街舞世界冠军小海、“这街”两度总冠军叶音、著名街舞赛事主持人廖搏等等。地板舞高手乔治的养生标签和受伤以后单腿上阵的桥段,更是直接脱胎于街舞综艺。而街舞比赛评委杨凯,以及作为反派的对方舞团成员,也大多是参加街舞综艺的熟悉面孔。尽管电影并没有给他们更充足多的空间,但能有现在的尊重,也已经是难能可贵。

其次,电影还吸纳了一些并非专业舞者,却始终坚持练习的职业演员。影片中,彪彪因能力不足而主动退出舞团。他的扮演者张海宇,就曾经在《蒙面舞王》中有上佳的表现。而洗车行的憨憨小哥,则由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屡屡展现街舞能力的张祐维扮演。

换言之,演艺界并不缺少街舞人才,缺少的是对街舞的关注,以及合适的表现方式。《热烈》的开掘,虽然有时仍显单薄、刻板——比如舞者要借助酒桌上的自白来表达初心——但是,对于普通观众了解街舞文化,仍然是功不可没的。在我看来,电影在两个方面,表现出了设计的巧思。

一是,在所有的街舞舞种里,地板舞(Breaking)或许最能代表普通观众对街舞的认知。相比机械舞、锁舞、甩手、嘻哈,一整套高难度的地板动作,更能带来十足的惊叹。地板舞也最能直观地体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练舞时身上的淤青,整个人从高空摔向地板时的勇气,都使其具有别样的魅力。

陈烁选择做一个B-boy,也与王一博的气质不谋而合。王一博个性单纯、有时木讷,内在却是深沉而有韧性的。电影里一直依靠打工、商演养家,却不放弃街舞梦想的陈烁也是如此。他坚信只要努力,就能转正;坚信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头转不停;坚信音乐不停,战斗不止;坚信比赛中再多坚持一秒,就会多一分获胜的机会。这都带给观众热血沸腾之感。

二是,电影在黄渤和王一博周围,环绕了一批有实力也很有观众缘儿的配角,并且都被给予了妥帖的安排。电影的明智之举,在于尽量贴近演员的自身气质或银幕形象,然后叫他们自由发挥。

刘敏涛扮演含辛茹苦的母亲,可谓驾轻就熟。儿子替妈妈回绝重上舞台的邀约,担心妈妈上了台会想念逝去的父亲。妈妈为了儿子的街舞梦想,又偷偷跑去代替儿子表演,时隔多年后再次登台献唱。此时,不仅是电影里的陈烁,银幕前的观众也为之动容。

岳云鹏的戏路不宽,可是扮演起神经兮兮的落魄中年,却有上佳的表现。小沈阳带领一个草台班子,二人转演员的气质呼之欲出。此外,王霏霏扮演的单亲妈妈街舞选手、齐溪扮演的对黄渤还有感情和期待的前妻、老四扮演的洗车行老板,各自凭借着飒爽、演技和生活气息,都给电影大大增添了亲和力。值得单独提及的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冠军选手蒋龙,准确地表现出了人物热诚、精明与浮夸兼具的气质,并且参与贡献了影片中最有趣的垃圾桶舞蹈情节。

其实,不论是两位主角的不忘初心,还是一众配角的自由发挥,电影在人物塑造上,都有“炒冷饭”的嫌疑,并不给人惊喜之感。然而,因为街舞是新颖的,因为演员的魅力是真切的,这种熟悉也就完全可以得到观众的认同。

一如既往,大鹏导演在不回避现实的前提下,表现了梦想的可贵。至少在影院中,作为观众,我和电影中的人物一样相信:“一直努力就会成功!我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惊叹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