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钻、砧板、镜子、细针……他们用十八般“兵器”练就十八般“武艺”!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7-01 01:30:02 热度:282°C

 

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

身穿白大褂、手拿听诊器,

是我们对医生的“初印象”。

其实,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

医生的“武器”多样,

“武功”各异,

修炼“武功”的过程,更不简单。

为什么都说骨科医生像“木匠”?

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主任中医师陶永飞正在为一位患者做手术。

陶永飞说:“骨科医生被戏称为木匠,木匠有的斧子、电锯、电钻、钳子我们都有,比如我们要打钉子的时候,必须先用电钻打出钉道,再用起子把螺钉拧进去。

使用的“武器”是大家伙,练就的“武艺”却要极其精准。

这位患者腕舟骨骨折,手术切口就在神经血管周围,医生需要小心谨慎,将一颗直径2.5毫米、长1.6厘米的螺钉,精准打入腕舟骨位置。而腕舟骨是一个远近端不规则的船形结构,最长直径不到3厘米。

陶永飞介绍:“空心的螺钉顺着导针进去,就这么大一点点的骨头,如果反复打、反复打,骨头就打坏了,基本上就是一到两次机会。”

手术中,陶永飞和他的团队,使用C型臂X光机多次透视,希望能找准位置,“一击即中”。半小时后,螺钉被成功放入。

陶永飞说:“木匠做不好,他可以重来,但是医生面对的是生命,往往只有一次机会,这赋予了我们非常重要的职责,需要我们更加仔细去分析病人的病情,操作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要做到微创。”

2018年-2020年、2021年到2023年5月,陶永飞响应中组部号召,两次援疆,在当地一共做了800多台手术。“通过我们的手,一两个礼拜之后,病人的腿形状恢复了,一两个月之后他能下来走路了,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陶永飞说。

“无孔不入”的内镜医生

相较于外科医生与疾病斗争时的“硬碰硬”,内镜中心的医生则擅长从内部“迂回突破”。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慧说:“内镜是我们消化科医生眼和手的延伸,它现在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不仅可以在内镜下做精确的诊断,而且还可以做微创的治疗、手术。”

发现病变,需要灵巧的手,和一双火眼金睛。手、眼和镜子,默契配合,才能让病灶“无所遁形”。“镜子就是我的第三只手,我想去哪它就要去哪,才能达到最好的检查和治疗的效果。”李慧说。

要想让手中的镜子“听话”,需要经年累月的训练。一般来说,年轻医生独立完成胃镜500到1000例以上,才能进行肠镜检查,独立完成肠镜检查一定数量后,才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内镜下治疗。与此同时,内镜技术也在更新换代,需要医生具备更多的本领。

李慧正在为一位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做胃镜检查。通过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方式,李慧在患者胃窦部位发现了一个可疑癌前病变,适合内镜下治疗。“我们叫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他术后的病理就是一个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而且它的基底和切缘都是阴性的,属于治愈性的切除。”

你的病理报告是这样产生的

病灶是否恶性,需要经过切割、脱水、制成蜡块、切片等十多道工序,掌握这一切的,是病理科医生。

初看病理科医生的工作间,有点像厨房。

病理科副主任医师曾铮表示:“我们有一部分的装备和家庭的厨房用具是通用的,像家里切菜的砧板,在我们这里使用起来一样非常好。”

一个病理标本,从送检到出具报告,需要技师与医生默契配合。一名熟练的病理技师,可以将标本切成厚度约3微米的超薄切片,这个厚度相当于1毫米的1/300。接着,这张超薄切片会被送到显微镜下,交由病理医生来“研判”。放大40到400倍后,标本的细胞结构逐渐显现。

曾铮说:“首先要观察它的结构是不是一个正常的结构,当它出现不正常以后,我们区分究竟是良性的疾病还是恶性的疾病,究竟是低度恶性的还是高度恶性的。”

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病理科医生更像“军师”,为前方“战斗”出谋划策。这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无论多么隐蔽的癌症,都不能成为漏网之鱼。有时,这种“判定”非常紧急。

比如术中快速病理,对经验的要求会非常高,30分钟当中的步骤是不少的,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快,还要尽可能地保证高质量。“病理医生是在用他幕后仔细的工作间接地服务患者,最终的目标是患者的健康。”曾铮说。

一根针上的“慢功夫”

与疾病斗争常常是争分夺秒,但有时也需要“慢功夫”,一根针,施到身体的不同位置,能治颈肩腰腿痛,也能治失眠。这是针灸科医生的功夫。康复中心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徐益权说:“手持这根针也是一份责任,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的这份责任。”

施针时,医生要安神定志,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志,力求做到舒适、无痛。指力训练,尤为重要。“指力不是手指力量的大小,其实是一种巧劲,巧劲怎么来,熟能生巧。”徐益权说。

学习的时候,操作手法的练习,就用棉球制成一个包,在棉球带上训练,指力的训练,就用卫生纸叠成厚厚的,在卫生纸上练。“我们作为学员的时候,那时候很多在自己身上操作,自己了解进针的感受和熟练度。”

从医30多年,徐益权从学员变成老师,治疗的患者无数,也将针灸技术远播海外。徐益权曾受江苏省卫健委委派,援助马耳他医院,给当地患者做治疗,并培训当地的医生学习中医。徐益权说:“我们不仅仅要使用它,还要去发扬光大它、挖掘它,不断地创新,让针灸惠及更多的患者。”

拥有这“十八般”武艺

他们向疾病“宣战”,解患者病痛

他们是救死扶伤的天使,

也是患者心安的后盾;

是生命的“守护者”,

也是健康的“守门人”。

面对青春的诸多颜色,他们选择了白色。

白衣为甲,医者仁心。

今天,一起转发!

致敬所有医务工作者!

中国医师节是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节日,时间为每年的8月19日。该节日激励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汪乐萍 张中玄 杜霖森(实习)

来源:江苏新闻

举报/反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