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妈妈现状: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不够,带娃还需懂心理学“双面玉女”刘诗诗现形记:表面人淡如菊,实则情史丰富内心狂野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6-29 02:39:47 热度:147°C

 

这年头什么都难,当妈妈更不容易。想成为一名合格妈妈,你至少得是育婴师、保姆、厨师、修理工、歌唱家、故事大王……还要练就眼观四处、耳听八方的本事,反正就是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么?远远不够,以上都是小儿科!更重要的是你还得随着孩子一同学习成长,才能应对他们层出不穷的花样,见招拆招!

儿童心理学: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皆有原因

我有一位同事宝妈,发现她家孩子坏习惯很多:总喜欢用袖子擦嘴、对穿衣用度非常挑剔、不爱收拾玩具等。同事也曾严厉教育甚至为此打骂过孩子,但效果甚微。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心理学培训,同事才恍然想明白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用袖子擦嘴,是因为他觉得袖子比纸巾柔软,感觉更舒服;对穿着方面挑剔,是因为他肌肤触觉比别人更敏感;不爱收拾玩具,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下手……

后来,同事给孩子准备一些柔软的手帕,衣物全买纯棉的面料,并边陪孩子边示范分类摆放玩具。经过一段时间引导和教育,孩子慢慢改掉不良习惯,变得讲卫生爱干净,性格也活脱自信了许多。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其实,同事家娃就是一个高敏感高需求的孩子,不能以普通的标准来衡量他的行为。学过儿童心理学,我们才知道:孩子所有的行为,皆有迹可循!

至少我们明白,儿童发展过程会有各种不同的敏感期,比如:

0-1.5岁是口欲期,这个阶段宝宝特别喜欢“吃手”或啃咬东西;

2-4岁是秩序敏感期,对秩序先后或东西的完整性格外执拗敏感;

3岁左右开始进入社交敏感期,在此之前对同龄人没有太大兴趣;

4-6岁是阅读敏感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好时机。

……

所谓“育儿先育己,鸡娃先自鸡”。只有了解孩子的发育特征和心理发展进程,我们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

参加培训时发了一本书——《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如珍藏在我的书橱里,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解亲子关系,帮助妈妈更好地了解孩子、伴侣以及自己。

书中有3种心理学,我稍整理了一下,觉得大家养育孩子过程中一定能用得到:

❤️学习心理学

小学阶段妈妈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辅导孩子学习。或许你也逃不过这样一种绝望地循环:

孩子不会——妈妈发火——孩子仍不会——妈妈生气咆哮——孩子哭——妈妈认命:这娃太笨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真的是孩子笨吗?这里要引用一个概念,叫“元认知”,可以简单理解为“开窍”

开窍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挑战欲望,会主动学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干什么。而不开窍的孩子,则对学习没什么期待,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统计显示,孩子智商贡献仅占成绩的25%,元认知的贡献则占到40%。要知道,智商乃天生,而元认知却是后天发展得到,与智力和年龄无关。

❤️赞扬心理学

我想大家都知道:孩子要夸,越夸他做得越好!但你也须知道,不适当的赞扬也可能让孩子变糟。比如部分孩子被夸奖后,会产生焦虑心理:万一下次做不好怎么办?

那我们该怎么夸孩子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呢?关键是:把赞扬的焦点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说:你这次考得不错,看来考试前你有认真复习,每天多花10分钟打卡很有效果!

哪怕孩子成绩不甚理想,我们也可以肯定他平时努力的过程,期待他下次能做得更好。因为激励,远比赞扬重要!

❤️唠叨心理学

大部分家庭,爱唠叨,成为妈妈的代名词。本着“一切都是为了你”的初衷,但有时候唠叨唠叨,后果就发展为“吼叫”或“谩骂”,通常演变为亲子危机的导火索!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 “自证预言”。指人会不自觉按照自己的预言行事,最终使预言真实发生。比如我们总唠叨孩子懒惰、不爱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可能真的会变成如你所言!

言语对人的伤害是无形的,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着少一点唠叨,多说“没关系”+再试一次/继续努力/下次注意一点/人无完人……

结语

当今社会,孩子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又因家长、老师的高期待以及自身的追求,压力并不比成年人少,因此导致很多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作为一名母亲,每每看到一些关于问题青少年的负面报道,心都不自觉缩紧!当代父母要如何拯救自己的孩子?唯有自己学习心理学!

心理学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用三观重塑来形容也不为过。自从学了心理学,我的脾气不再那么暴躁,亲子教育、婚姻中遇到问题,已慢慢习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如今心里的郁结打开,气血都莫名好了许多!

关注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