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如画好“丰”景|日照岚山:葡萄山下“葡萄甜”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7-01 22:24:17 热度:204°C

 

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眼下,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季节,日照市岚山区中楼镇葡萄山村的葡萄棚里,一串串紫如玛瑙、绿如水晶的葡萄从藤蔓上垂下来,让人垂涎欲滴。

葡萄山村因靠葡萄山得名,2017年前并没有规模种植葡萄。在镇党委的号召下,为给村集体谋求产业创收,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房克杰决定要在村里种出葡萄来。

万事开头难,葡萄科学化、规模化种植并不简单。58岁的房克杰干了一辈子农民,现在却要化身技术员,从零开始打造专业大棚,他自己心里也没谱。“干不好,对不起老少爷们的期待,也对不起咱葡萄山这个村名!”两鬓斑白、皮肤黝黑的他下定决心,再逼自己一把。

“好,带领村民一起建大棚,把种植模式统一起来,形成规模种植!”房克杰发动起村民一起种植葡萄,可大家说一个大棚的建造成本太高,“我这块地还是继续种玉米吧。”“村里收入本来就不多,赔钱了咋整?”刚起步就遭遇当头一棒。

“三哥,我跟你干!”这时,房克杰的四弟拿出两万积蓄来支持他,二人约定,如果种植失败了兄弟俩承担,成功了就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形式再建多个棚,带领村民致富,把葡萄变为村子的“致富果”。经过多方打听、四处考察、学习先进,搭棚、选苗、育果、防害,在种植的第三年夏末,棚里的阳光玫瑰、甜蜜蓝宝石、妮娜皇后等品种都取得了丰产,望着颗颗长势喜人、口感甜脆的葡萄,他们心里乐开了花。

仅三天,葡萄山的葡萄就被高价收购,6分地一个棚,一个棚卖三四万元,销路根本不用愁。这都要得益于房克杰的四侄子房祥坤。原来,在外打工的房祥坤被家里人的决心打动,思索再三,决定辞掉工作,回乡创业。

依托葡萄棚,他在山头上种上栗子树;搭好大灶台,在葡萄藤下摆好餐饮桌椅,普通的大棚摇身一变成了吃喝玩乐一体的生态园。“葡萄快成熟时我发了几条抖音,没想到火了,有慕名而来的,有路过顺便采摘的,加上我这个小‘会所’,老板们在葡萄藤下吃烧烤、吃笨鸡,再带几箱葡萄回去,根本不够卖!”房祥坤笑着说。

新大棚、新品种、新特色……一个个点子在两代人的脑海中成形,“咱村今年计划继续以村支部为引领,在年底之前再建五六个大棚,村民一起增收,为葡萄山打造一个名副其实的葡萄山。”房克杰说。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丁兆霞 通讯员 王建炜 卢松 报道)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