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邓超:姐姐省吃俭用供他读书,成名后不忘姐姐给她买下2套房上色后的晚清老照片,名妓果然是名妓,放在今天那也是妥妥的美女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7-01 06:07:19 热度:221°C

 

“大姐为他付出青春,他用似锦前程与两栋房产来回报。”

相信有许多人都会觉得,家长和姐姐的溺爱,大概率会教养出一个懒散、任性的弟弟。

就像是我们常提起的“扶弟魔”,每当姐姐在外赚了钱,都要优先给弟弟用,无论买房、娶妻还是生活,大姐都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即便姐姐如此付出,弟弟却丝毫不知感恩,甚至对着姐姐颐指气使。

但有这样一个人,他也是被父母和姐姐帮扶的弟弟,可他却不无情,反而充满感恩。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而这个人,就是我们熟悉的演员邓超。

曾几何时,邓超家里的条件十分差,连他读大学的学费都拿不出来。

正当全家人都愁眉苦展的时候,大姐却站了出来,直接就说自己会帮着供弟弟读书。

大姐这番话可不是说说而已,自那之后,她打工赚来的钱,几乎都寄给了邓超,自己却只留下极少的生活费,牺牲颇大。

而这样的付出,最终让邓超铭记恩情,选择用两栋房产,来感谢大姐对自己的爱。

1979年,邓超出生。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邓超的身份在家里其实有些尴尬,因为他的父母都是离婚后另外结合的,而且都带着各自的孩子。

而邓超,是唯一一个兼有父母两人血脉的孩子。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邓超就会遭到“嫌弃”,反而作为最小的弟弟,在家里受尽了宠爱。

家里条件不好,为了养好几个孩子,父亲只能严格分配每一餐的饭食,确保孩子们不会饿肚子。

这样的家规,有时候让邓超颇为不满,总想着多吃点,但父亲就是不让,还是大姐偷偷省下一些食物,悄悄递到邓超的手里。

对于此事,至今邓超都记在心中。

在这个大家庭里,父亲邓中林是严格的管教者。

在那个年代,几乎每个男人都会贯彻“棍棒出孝子”的观念,所以邓中林也是如此,对待邓超这个“亲生孩子”更是过分。

但也是因为父亲时常用棍棒来施教,使得小时候的邓超,成了一个乖巧的男孩。

而且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喜爱。

不过,当时父母为了生计,天天在外奔波,所以邓超的童年其实并不完整。

而如此一来,大姐就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

在家里还好说,但是在学校上课的日子里,大姐几乎无法看护弟弟,所以担心弟弟的大姐,只能在邓超很小的时候,把他带着一起上学。

为了让邓超不乱跑,大姐还不断恳求自己的老师,帮忙代看弟弟。

起初老师是拒绝的,毕竟不是自家的孩子,但大姐却是一遍遍地找,最后老师见他们实在可怜,便商量着轮流看护,谁没课,谁就照顾邓超。

正是大姐的费心,邓超才没有学坏。

可人算不如天算,随着年纪增长,邓超进入了青少年叛逆期。

他开始挑战权威,如父辈和学校。

他用充满个性的穿着,挑战学校规矩,甚至频繁去当地的娱乐场所。

自然,父亲邓中林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于是,暴风雨般的冲突再度激发,父子间的关系一度紧绷到了极致。

有一段时间,邓超总是处在紧张和不安之中,和父亲的争吵也成为了日常。

更搞笑的是,因为邓超是父亲与现任妻子唯一的孩子,邓中林无形中将他视作缓解压力的出口。

只要生气,邓超绝对是父亲的出气筒。

这种家庭状况,使得15岁的邓超有了离家出走的念头。

一番踌躇之后,一个人的邓超南下来到东莞,靠着自己的舞蹈能力,开始在一家舞厅做伴舞。

由于他舞技精湛,很快就受到舞厅老板的青睐,成为了领舞。

这个经历加强了邓超的信心,他坚信自己可以独立生活,不再需要依赖家人,就开始在东莞乐不思蜀。

望子成龙的父亲,听说儿子在东莞闯荡以后,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去寻找儿子。

夫妻俩辗转各大舞厅寻子,在半个月的努力寻找后,他们终于在一个舞厅看到了邓超。

当看见儿子时,邓中林感动得泪流满面,坚定地向儿子保证:“孩子,回家吧,以后爸爸再也不会打你了。”

归家后,他和父母一起决定报考当地的话剧班,这样既能让家人放心,又能让他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1995年,邓超进入江职院的话剧班,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篇章。

在话剧班度过的这几年,邓超彻底改变了自己,而且从内到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知道邓超过去经历的老师邓学东,对他有着特别的关注,这也促使邓超的蜕变更加顺利。

为了让邓超回归正轨,邓学东曾多次找他沟通。

而经过反复的谈话,邓超渐渐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以及和同学们差在哪里。

他决定改变,把自己另类的打扮一一去除,发色也染了回来。

他不再浮躁,开始聚焦于学业和表演,由一个顽皮小子成长为师长们眼中的优秀学生。

有了老师和父母的引导,再加上邓超足够努力,他后来考上了中戏。

自此开始,这个曾经偏离人生轨道,却及时悔改的“叛逆少年”,正式踏上了寻梦之路。

但高昂的学费,让他一度犹豫着是否要放弃,毕竟自己已经花了家里太多钱了。

听到这个消息,家人却齐声反对,尤其是已经工作的大姐,她坚定地表示:“钱的方面我来负责。”

此后,除了每学期的学费外,父亲每个月都会按时把生活费邮寄给邓超。

大姐甚至用尽了全部积蓄,来支持弟弟的学业。

当所有的一切渐入佳境,家中却传来了坏消息——父亲得了糖尿病。

本来如果定期吃药,病情是可以控制的,但为了省下钱供邓超上学,父亲不再买药。

这件事,还是后来大姐告诉邓超的。

听到这个消息,邓超彻底明白了家人为他付出的艰辛。

他知道,他欠父亲一个道歉。

邓超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话剧院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也有拍电影的机会,好日子似乎就在眼前。

结果家里传来了一个让他久久缓不过来的消息——大姐得了癌症。

2003年,邓超正在外地工作,听到大姐的消息后,他立刻打电话安慰,并催促她马上去北京治疗。

回到北京后,邓超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大概几万块钱。

为大姐预订好了医院和床位,可这点小钱对治疗癌症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为了救治大姐,邓超开启了和时间赛跑的模式,片场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每日都会在片场工作十几个小时。

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邓超频繁昏倒,甚至开始出现尿血的异状,但他选择瞒着所有人,只是默默地拼命挣钱。

幸运的是,大姐患的是甲状腺癌,它相对良性,转移速度低,手术治疗很成功。

通过这次危机,邓超越发成熟了,他在工作上更加努力拼搏。

然而天公似乎过于不公,当大姐好转后,父亲又突然病倒,这是他早年糖尿病逐渐逼到极点的爆发。

2005年,邓超在忙碌的拍戏中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知道父亲的病情后,他立马赶回南昌。

经过医生的诊断,得知父亲患上尿毒症的消息时,邓超无法接受。

他带着父亲四处求医再检查,结果却始终一样——邓中林确实是患上了尿毒症。

父亲的肾功能已经严重衰竭,紧急需要进行透析。

虽然邓超内心万分痛苦,但他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邓超像个守护神一样,始终待在父亲的身边。

每次父亲去医院做透析,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为了让父亲心情好转,邓超就会向父亲分享自己在剧组里发生的故事。

然而,陪伴总是短暂的。

透析是持续且高昂的治疗过程,因此,邓超不得不返回剧组,通过工作赚取医药费。

正是在这个期间,邓超接拍了《少年包青天》。

遗憾的是,尽管邓超在剧组拼命工作到筋疲力尽,却仍无法拯救即将离开他的父亲。

在青春时代,父亲付出的那些温暖和关爱,像电影般在脑海中播放。

无奈与歉疚之下,邓超痛哭流涕,但这些都无法改变父亲已经去世的事实。

被通过后,他决定通过自己的方式纪念父亲。

后来,他自编自导了《银河补习班》,电影中许多细节,其实就是抽取于他的儿时回忆。

悲伤使邓超更加成熟,每一次扮演角色的投入,都展示了他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他出色的演技,吸引着无数观众。

尤其是他在《集结号》中的精彩表现,为他赢得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的荣誉。

从那之后,邓超继续为我们贡献了许多热播经典剧作。

《李米的猜想》和《狄仁杰通天帝国》等作品,在邓超的从艺历程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同时在生活方面,邓超不仅完成了与孙俪的婚礼,还欣喜地迎来他们的孩子,事业与生活,一片阳光明媚。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接下来的几年,邓超全力以赴,拍戏的同时,还加入了大受欢迎的综艺节目“跑男”。

在这个平台上,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且具有幽默感的邓超,从而更加喜爱他。

然而最动人的,还是他对家庭无微不至的责任心。

虽身处娱乐圈这个浮华世界,名利对他并未产生诱惑。

他保持着初衷,对工作毫不敷衍,也时常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陪伴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名后的邓超没有忘记大姐早年的支持,他积攒的第一笔财富,就为大姐在南昌购买了两套房子。

时光流转,邓超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得到了事业和爱情的丰盛收获,并尽力回报了大姐的深情厚意。

邓超如今幸福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对于家庭的责任感。

他懂得感谢大姐、理解父母的不易,曾经受到的恩惠,都被他深深的记在心中,并期待着有一天能回馈给对方。

邓超的人生也告诉我们:只有充满真情和感恩心态的人,才值得被爱,也只有怀有感恩之心,方能在人生路上走的更久、更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