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来汉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7-01 03:14:56 热度:123°C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9月25日,在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学院院长、著名影星成龙献唱《真心英雄》,激励大一新生在大学四年不负光阴、努力奋斗。

活动现场,成龙回顾年少时光,分享了自己早年成名历程和精彩往事,解答该校师生关于专业学习上的疑惑。

有学生好奇成龙学习语言的经历和动力。

成龙回忆,他从小在香港长大,在中西交融的环境中,他会讲英文,但很不标准,也没有太大兴趣去学习。在美国突然成名之后,团队请英文老师专程到他的住所教他语言,但成名带来的财富让他只思玩乐,根本无心学习。英文课堂在上午,他常常睡过去,中午睡醒后便和朋友出门玩乐,一直到第二天的凌晨。

这样浑浑噩噩度过了2年之后,他被邀请在一个节目里打拳,到了场地,他才发现场地不够施展,希望可以挪开部分设备和物件,由于不会英文,这一简单的沟通反复了多次,最后节目制作方以节目超时为由,取消了表演。当时他只觉得很“快乐”,因为表演取消后,他就可以飞回住所。

若干个月后,经纪人喝酒时向他吐露实情:节目并未超时,而是制作方觉得成龙不会英语,沟通困难才作罢。经纪人甚至和他讲:“求求你,用心去练好不好?”

这让成龙感到侮辱。至此之后,开始非常认真地学习英文,反复去听英文歌、看英文新闻,模仿不同国家的人说英语的口音,渐渐找到学习的乐趣。回忆年少在美国荒废的两年,成龙连说几次“后悔”,他以自己的经历勉励同学们不要浪费时光。

表演系的学生询问他对年轻演员的建议。成龙说,表演专业学生不能只关注表演,他鼓励演员在片场持续学习,了解打光、剪辑、编剧、场务等各种工种,成为“全能演员”。

“你懂得多,别人就没法欺负你啦!”成龙以剪辑为例设置了一种片场场景。

在胶片电影时代,一个场景拍摄几次,胶片就有很多条。导演想把第一条的一个镜头,和第十条的一个镜头拼接在一起,在和剪辑师沟通时,剪辑师可能为了剪辑方便而拒绝,直接把相邻的镜头拼接一起,交差了事。

成龙介绍,他在工作中就遇到了这类情况。看到敷衍了事的剪辑师,他干脆自己购买了剪辑设备,把剪剩下的胶片打包回家,按自己的想法剪辑完成后,觉得很不错,第二天他直接把成品放在剪辑师的案头,“我要按这个来剪!”

有了这份专业底气,剪辑师以后也就没有“怕麻烦”,而是认真对待剪辑工作。

成龙也从电影工业的角度向学生们解释了“AI换脸”的应用。他解释道,在片场,演员受伤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会导致剧组停工,为了避免演员受伤发生,导演就会使用“AI换脸”技术完成某些镜头的拍摄。

“有特技、有电脑技术,演员在片场就不用那么拼!”回想自己的从业经历,成龙感慨道,以前电影工业发展不完善,演员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一些镜头的拍摄,他也曾在拍摄中多次受伤,“你问我为什么要拼,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要把这部电影拍好。”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通讯员 陈维 实习生肖琴心 江夏融媒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