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重要的是自己帮自己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6-29 02:22:48 热度:282°C

 

在外界看来,一切好像是从开启直播后转变的。但在去年 12 月,小红书与董洁第一次沟通直播意愿时,董洁还有点顾虑。她偶尔会看些直播,单是听着,就知道自己不是这种火热的风格。最终她决定使用自己舒服的方式试试。她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完成了选品,这些单品承载了董洁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

两年前,为了配合《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节目宣传,董洁开始在小红书发布短视频,她在这里做饭,分享好物。

董洁话少,但平易近人,工作起来比平时稍微严肃一点。2021 年,她就开始在小红书上分享日常生活,有一条十几万人点赞的董洁做糖醋排骨的视频,就是董洁平时做饭时的样子。收到好的反馈让她有了更多在小红书上分享的热情。

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说,董洁其实是个挺喜欢聊天的人。工作人员经常要跟艺人一起出很多通告,有的艺人结束工作后,需要立刻进入自己的独立空间,以得到一种完全放松的休息。和董洁一起出通告不一样,董洁习惯和大家一起吃饭,会和她们一直聊天,直到晚上真的要休息了,董洁才会回自己房间休息。

现在看来,董洁喜欢做饭可以吸引到平台用户是因为“那就是她真实的生活”。她也经常利用空闲时间逛买手店,董洁的选品与搭配也极佳,“董生活”这个理念就这么顺其自然地产生了,美食和穿搭这两个主题也完全来自于她本人真实的生活和喜好。

结果就如大家所见:第一场直播就超出了预期,平台热度榜第一,产品手卡的厚度,从 20 集剧本的体量变成 30 集的。从此之后,“如何才能传达真实的自己?”这个问题又浮出水面。每个艺人都要处理真实的自己与观众理解的自己之间的关系,大概有几年时间,董洁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此前她还没有识别出,这可以视作演员主动权的一部分。

她不擅长面对真人秀的镜头。

董洁的化妆师说,如果不是因为高强度的工作,董洁会对身边的每一件事情亲力亲为。“就像咱们拍摄那天一样啊”,是了,拍摄这天,进度过半时,董洁突然变出来一大个开心果奶油蛋糕——原来是她早上专程背来的礼物,给大家分享。这一刻,所有人都得到了一个开心的停顿。“我觉得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纽带吧。”

42 岁这一年,小红书成为董洁介绍自己的平台。

这个以“种草”“攻略”为人称道的平台,比起单纯购买某样物品,销售更多的其实是一条自我实现的道路。看看她的选品吧:UMA WANG,MS MIN......大家都说董洁带的不仅是货,还是一种清晰可见的生活方式。

在一种细水长流的生命力与审美面前,直播间被一种愉悦的氛围包裹着。“偶尔看看,平静温和,好舒服。”有人这样留言。小红书只能回放 3 个月内的直播,有人把更早期的直播内容录了下来,传到平台,做家务时听,睡觉之前听。这是一种久违的亲切的感觉。

董洁在各平台,包括小红书上的简介,只有“演员”二字;演员和妈妈, 无疑是她身上最重要的两个身份。

董洁在意剧本。2018 年,董洁 38 岁,在《如懿传》里饰演皇后,她在这个被家族荣耀束缚住的悲剧女性形象身上倾注了许多。2019 年,董洁在宁波拍摄《您好!母亲大人》,从青年到暮年,董洁演完了一位女性的一生。进组第一场戏,董洁饰演的丁碧云大约四十七八,但董洁实际只有 39 岁,“第一次演这样的角色,我其实很害怕,我在想,天哪,我到底像不像?”演员靠信念感支撑,质疑容易伤害信心。失去自信心,就等于失去了全部。播出后,作品讨论度不及预期但质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之后董洁决定用一种“归零”心态继续自己的演员道路。

“我知道,《母亲大人》时我做到了,我完成了一个我觉得很好、很难的作品,在这之前我无法想象我能完成这样的戏。从现在开始,我觉得无论怎样的戏都要去尝试了。”

生活细水长流,生命的逻辑,就是逢山开路,遇水造桥,“结果,反而是在这样坦然时被开了窗。”

《不完美受害人》是董洁最近与观众见面的作品。它尖锐地讲述了一个 在社会中拥有广泛共鸣的题材。剧中,董洁饰演的是大成集团董事长成功的情人李怡,两人一路各取所需,原本相处默契,直至受害者——一个处境与当年李怡如出一辙的职场新人的出现,形势骤然生变。

董洁饰演的李怡,是不完美受害人赵寻做出的另一种选择所带来的另 一种结果。李怡在这种权力结构中选择顺从,甚至早已将这种顺从内化。

原先的剧本中,这个角色要更加妩媚,更如鱼得水,更接近观众对于“情人”角色的想象,但董洁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李怡。这个李怡是冷酷的,除了清冷,导演还识别出了董洁身上那股硬朗的东西,李怡不再是一个仅靠外表就赢下了一切的人,抛却这一点,她先是一个雷厉风行、做事果断的事业女性。

“一个有思想的女人不会把外表当成她唯一的武器”,于是,李怡自然也有她圆滑的一面。一场聚餐的戏,李怡与各位老板拥抱寒暄,董洁设计了凑在对方耳边说话的小动作,这种交头接耳,展示了不多不少的亲昵,分寸极佳。但这还不够,想要人们理解李怡,还得加点东西。“主角是有光环的,他们的故事线更丰满。像李怡这样的人物,或许要考虑如何让这个人物更加完整,演员要为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设计合理性。”董洁说。

她加入的是情感浓度,在片场,董洁珍惜跟成功在一起的每一场戏,“因为只有在跟他的戏里,我才有空间展现我有多爱他,这就是我的机会。”“就是会有这样的人啊,她会慢慢把一种服从关系想象成自己情感上的寄托。”而这恰好又是这部剧讨论的核心:受害者也需直面自己的人性的弱点。

结果,恰恰是最冷酷的李怡,提供了全剧浓度最高的爱,这个在权力关 系中主动归顺的女性角色得以自洽,因为她是真的爱这个有权力又有魅力的男人。

有一种说法是演绎不同的角色可以让人生体验更加丰富,但董洁觉得,是人生在丰富演绎,“艺术的本质永远是来源于生活,我们跨越不了人性最真实的情感,我们还是在演。生活太丰富了,人的情感是这样复杂,多的是编剧写不出来的事情,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一个角色看起来不够过瘾,或者说不可信?就是生活其实更深刻,也更真实。”李怡之后,有观众翻回去,看到了《您好!母亲大人》,看到了《如懿传》,看到了董洁更多层的演绎,这让董洁欣喜。

团队见到更多的是一个拼命的董洁。

董洁的直播通常从傍晚播到凌晨,最长的一次她一口气播了 9 个半小 时,中间不吃东西,不去卫生间,全程讲品。第一场直播时,同事怕她撑不下来,为她准备了氧气瓶,现在,六场直播过去了,这些氧气瓶至今没被打开过。董洁的波动仅仅是第二场中间嗓子哑掉了一小段,也并不明显,或许只有董洁自己发现了这件事。有几次凌晨散会后,大家商量先休息,明天再对选品,第二天起来,大家发现董洁已经把资料看完了,选品思路也定好了。“我们都背着她叫她铁人。

人们都惊讶于这小小的身体所流出的惊人的耐力,镜头里的“好小一只”,现实里见到只觉得跟镜头里一致。董洁说,这只是她磨炼出来的体力。2019 年拍摄 《您好!母亲大人》,剧组每天拍摄 13 个小时,三个月里,董洁只休息了一天。

拍摄这天,采访结束后,大家以为她是回去休息,后来才知道,马上要进行董洁第七场直播的选品会初筛,有一款食品选品,董洁当晚得煮来试试。选品会一般会从早上 9 点钟开到半夜 2 点,当凌晨 1 点,工作人员给董洁发去第二天选品会的注意事项时,她又是秒回——一年半来,她们有过多次互道晚安之后又各自加班的经历。

董洁看剧本极快,但凡觉得好的本子,会尽量争取机会。2023 年上半 年,在工作量激增的情况下,董洁还拍了两部戏,来自黎志和张晓波,两位她十分想合作的导演。“好演员很多,但能碰到好的导演、团队和剧本就太难得了,入行 20 多年了,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些。”

人生是需要向前走的。董洁谈到电影《玛丽和马克思》。这是一个悲剧的两人互相搀扶度过一生的故事。多年前初看这部电影时,董洁哭得一塌糊涂。“遇到问题,我还是真的要自己把这件事情消化了,去想这个问题它出在哪儿,我能不能解决。我想大家也是一样,旁人说的话终究只是慰藉,重要的是自己帮自己。”

董洁觉得,成年人永远没有安全感,世界瞬息万变,没有什么可以永久。面对提问:“在这样的变化里,如何尽量让自己心态更好?”她说:“一定要认认真真对待你的生活,去做你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不要浪费时间。这也是我经常告诫自己的话,一件事情如果你不想做,那就不做;但你想做的那些,都要全力以赴。”

她想起小时候,有一位导演曾对她说:“董洁,你演艺的路还有很长。”“嗯,我觉得这句话一直在被践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