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李献甫《长安行》解读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9-28 09:42:57 热度:184°C

 

原标题:金· 李献甫《长安行》解读

长安行

长安道,无人行,黄尘不起生榛荆。

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

向来百二秦之形,只今百二秦之名。

我闻人固物乃固,人不为力物乃倾。

将军誓守不誓战,战士避死不避生。

杀人饱厌敌自去,长安有道谁当行。

黄尘漫漫愁杀人,但见蔽野鸡群鸣。

河东游子泪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

长安道,无人行,长安城中若为情。

(作者:金· 李献甫《长安行》)

作者简介:

李献甫(1195—1234),字钦用,河中(今山西永济)人。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登进士第,历行台令史、镇南军节度副使等职,死于蔡州之难。博通经史,尤其擅长《左氏春秋》和地理学,有《天倪集》。

点评:

此诗当作于蒙古军队大举攻入秦地后,诗歌描绘了秦中经受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和诗人的愤懑感伤之情。

诗歌开篇首先以写实手法设置悬念,一向熙来攘往、被视为名利之途的长安不见行人车马,甚至已经是荆棘丛生。接着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揭示了长安道上“黄尘不起生榛荆”的原因。关中高山大河的险要地形在元军的进攻下已无法成为天然屏障。“我闻人固物乃固,人不为力物乃倾”是进一步的分析,造成长安破败、山河破碎的真正原因是金朝军队只想活命,不思御敌的的行径。“将军誓守不誓战,战士避死不避生”,将金军将士的贪生怕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正是因为他们的软弱无能,兵火之后长安一带呈现出凄凉萧瑟的景象:黄尘漫天,遍野鸡鸣。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禁泪如雨下,悲悯长安城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诗歌写得苍劲有力,充满真情实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