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资助4年的“白眼狼”向海清,结局令人唏嘘,如今怎么样了?白鹿穿吊带裙纯欲感十足 绿色挑染长发个性吸睛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7-01 15:42:19 热度:253°C

 

006年,孙俪24岁,是个入行5年的新人演员。

她当过兵,立过二等功,外表温柔清丽,内里却有倔强的力量。

在演戏上,她几乎是个天赋型选手,凭借《玉观音》一炮而红,一部《幸福像花儿一样》更让她家喻户晓。

那年年底,文章《一对明星母女与一个贫困大学生的恩怨情仇》将孙俪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让她接受了入行以来第一次道德的审判。

事情起因,是一位山区贫困大学生的6000字“控诉”文章,文中提到孙俪母女半路反悔,停止资助该学生的生活费用。

孙俪的母亲这么和那位贫困学生说。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对与错,善与恶,恩与仇,富裕与贫困,这些尖锐的话题开始在网络上发酵讨论。

作家韩寒更是在网络上用嘲讽该贫困学生。

事情开始于2002年的一个清晨。

当时孙俪刚刚签约影视公司,筹备着人生中第一部电视剧《玉观音》。

早起看电视消遣的孙俪瞥见了电视上的纪录片《希望在山区》。

片子里有个小男孩,小小年纪,就要自食其力养活家庭,给别人卖力干活只能换回一顿温饱饭。

那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捐赠门”事件的男主,向海清。

孙俪的原生家庭并不好,她的父亲早早离开她和母亲另组家庭,所以她的童年布满着艰辛和自食其力。

父爱缺失带来的伤痛伴随孙俪很长时间,她甚至立誓不原谅父亲,不结婚。

这种根植于不完满家庭的心碎即使是成人的孙俪也不能自我修补,所以她看到贫困儿童破碎的,难以为继的家庭生活也格外的感同身受。

在这样的情感下,孙俪和母亲决定资助电视里的那个男孩,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好好生活。

当时的孙俪刚刚拍摄电视剧,不同于后来的女明星孙俪,彼时她还只是娱乐圈的无名小辈。

收入远没有后来那么可观。

即便如此,孙俪和母亲还是联系了纪录片的导演邱朝举,协商资助这个贫困男孩直到他大学毕业。

而邱朝举,则是“捐赠门”事件的始作俑者,将一件本来可以悄无声息解决的事情推到了公众面前。

从2002年到2006年,这对一对一帮扶对子一直相安无事,直到2006年年底,被资助者向海清在一封信中“揭露”孙俪母女没有履行当初的承诺,并且孙俪母亲在语言上对他进行侮辱。

这件事有趣的地方在于,并不是向海清主观上想要以“被捐赠者”控诉“捐助者”的视角在网络上污蔑孙俪母女,在道德上给明星资助人施压,而是当初的记者邱朝举在得知孙俪暂停捐助后敏锐的嗅到了这是一个不错的话题。

2006年11月,邱朝举要求向海清将他与孙俪母女的交恶细节以书信的形式寄给他。

向海清在信件里是这样说的。

在信的结尾,向海清还叮嘱不要对外公布。

而最终,这封信并没有以向海清期待的那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是被以社会话题的形式发到了网上被网友审判。

而邱朝举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给出了一个观念宏大,且看起来无懈可击的理由,关于这个理由,我们后文再说。

最终的结果就是,这封信的披露并没有征得他的主人向海清的同意。

关于向海清与孙俪母女的交恶原因,说白了就是一个钱字。

主要矛盾点在向海清上了大学之后,生活费用陡然增加,在原本每月500的资助上又向孙俪母女要钱。

而向海清作为一个贫困学生,还参与了班委事宜,为了联络同学,了解班级情况,入学第一个月的电话费就高达90元。

而孙俪母亲则倾向于让向海清辞去班干部职位,他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学有所成,好好毕业。

向海清对于邓阿姨的这个要求感觉无比委屈。

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有这个能力担任重要职位,而向海清本人也希望自己的大学不仅仅只有学习,还有其他宝贵经历。

最终,向海清采用了阴奉阳违的办法应付了邓阿姨。

而信件中比较暧昧的一句是“邓阿姨说只要缺钱就给她们打电话。”

向海清记住了这句话,确实是缺钱就给他们打电话了,当然在向海清那里,每一次要钱都有充足的理由。

比如这个月打了乙肝疫苗花了175元。

在双方的实际交往中,向海清到底向孙俪母亲——邓阿姨要了多少钱,我们不得而知。

向海清方面给到大众的资料只有那6000字的“控诉”信,而信的内容也只说了乙肝疫苗以及电话费总计265元。

而孙俪方也不曾挂出详细的资助列表,说明到底给了多少钱。

但最终结果就是,孙俪母亲被要钱要烦了。

在向海清的信中,邓阿姨说了一些侮辱性的词汇,例如狗都比你懂事,意外情况要自己解决,做人要有自尊......

在这4年的资助里,孙俪母女到底对向海清好不好?

在向海清本人,以及孙俪和他周围的工作人员的描述里,可以得出基本判断,是非常好的。

甚至于,孙俪母女是把他当作家人对待的。

向海清第一年高考失利,是孙俪反复鼓励他一定要复读,并且给予他报考建议——要到上海,北京这类大城市去。

后来向海清来到上海读大学,孙俪母女还去火车站接他,三个人第一次见面甚至还抱头痛哭。

入学后,孙俪替他交了大学的学费,给他买了手机,相机......

得知向海清母亲生病,还从上海买了很有疗效的药寄回老家。

因此,向海清是十分感恩母女二人的。

而在这场“反目成仇”的事故里,其中一个焦点是,孙俪母亲在学校得知向海清向学校申请了6000元助学贷款,且已经到帐。

但向海清并未告知孙俪母亲,还在次月因为各种事由向孙母要了总共1000块钱。

在不同的新闻报道中,还挖掘了更多的信息。

一方面是向海清不止有孙俪这一位资助人,还有其他资助人。

另一方面有同校学生证明,大学生一个月500元的生活费绰绰有余。

而且向海清还凭借贫困学生的身份当上了辅导员助理,每月的工资应该大于300。

综合以上信息,孙俪母亲对向海清的经济状况产生了很大的质疑。

而向海清那边的说法是,钱都寄回给母亲治病了。

一时间,究竟谁是谁非难以分辨。

苦衷,道德,隐瞒,贫困,羞辱,承诺,尊重,边界感,内心失衡......

这些复杂词汇杂糅在一起,让真相模糊,甚至没有真相。

事件发生后,报纸,网站,论坛,热闹成一片,中央电视台的《大家看法》甚至还出了三集视频来理清事情原委。

向海清也很快成为了众矢之的。

白眼狼成为了他的标签,很多记者蜂拥至学校想要采访他,都被学校婉拒。

孙俪也不得不在记者面前对事件表态,她一边对向海清伤害自己母亲感到不满,一边恳请记者放过向海清,他还只是一个学生,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孙俪甚至还出现了担忧和自我反思,“他还要长大,还要步入社会”,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帮助他,也许他依旧可以平静的读书。

这场风波里的两方有没有谁十恶不赦?

其实没有,即便是在网络上千夫所指的向海清,也有其他资助者出头替他说话,说他是一个善良的,懂事的孩子。

他的同校同学老师也为他作证,说他很淳朴。

视线回到事件发酵之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记者邱朝举把一封私人信件挂到网上呢?

据他本人阐述,他也曾遭遇与孙俪类似的情况,所以他想从社会伦理角度,去探讨慈善、捐助、爱心这个话题。

这个原因说的伟大,又有些冠冕堂皇。

毕竟一开始他走的风格有点像现在狗仔的常用的路数——“周一见”,即我要披露,但我先预告。

预告的标题是“一对明星母女与一个贫困大学生的恩怨情仇。”

明星母女,贫困大学生,恩怨情仇,这些词汇放在现在也是爆炸性的。

既有贫富差距,又有明星八卦,字里行间透露着大爆点大新闻。

各方媒体就像闻到血腥的野兽,顺着爆料就找到了邱朝举。

最终,向海清的信被公之于众,信件还贴心的做了模糊处理。

孙俪简化为SL,描述她“来自上海,在国内荧屏红透半边天”,向海清模糊为“张海青”。

试问这样的模糊处理又有谁猜不到呢?

事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舆论的狂欢。

孙俪近40个月的捐助在舆论的催化下变得伤情无比,向海清这个贫困生的未来被献祭给了民众讨论,沦落成为了社会性死亡。

孙俪母女并非不体谅向海清,向海清也并非不感恩孙俪母女,这份萌生于一个清晨的爱心资助行动最终变成了大众口中的东坡先生与狼,农夫与蛇一样的寓言故事。

何其悲哉!

事到如今,我们无法确定也不能追究,孙俪母亲是否对向海清有言语上的侮辱,也无法确定向海清是否索取了自己被资助之外的财务,更不能揣测媒体们的真实用心。

孙俪母女对此事闭口不谈,向海清湮没在茫茫人海中,媒体还在忙不迭的追逐着新的热点。

人性幽暗,人心脆弱。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丧失做善事的信心和勇气,不放弃自我努力,不对他者的慷慨相助心存侥幸和不切实际的期待,不随波逐流在网上轻易的献祭他人的人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