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丁洪良:调解从零开始练就“十八般武艺”

来源:网友投稿 2024-10-01 15:01:08 热度:248°C

 

原标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丁洪良:调解从零开始练就“十八般武艺”

“作为一名调解员,思想一定要端正,不藏私心,用精准的法律和情理,在折中平衡上下功夫。”丁洪良说,自己投身司法,从零开始练就“十八般武艺”,就是要让乡亲们在每一起调解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10月8日,全国调解工作会议公布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名单上,丁洪良名列其中。

丁洪良在工作中

今年55岁的丁洪良,自2016年起,担任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驻石榴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专职调解员。他为人正直,恪尽职守,办事公道,是个善管会理老百姓烦心事、揪心事的人。小到邻里吵架,大到意外死亡赔偿,只要百姓有需求,他宁愿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为百姓解决问题。他始终把消除矛盾隐患,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稳妥地化解了大量的民间疑难纠纷,充分发挥了调解人员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丁洪良在走访调查

事无巨细化矛盾,倾力调解暖人心

“调解农村矛盾纠纷,必须对各种法律知识和风俗习惯了然于胸。”在石榴街道,丁洪良每年调解案件400余起。数不清的日日夜夜,涉及家庭、邻里矛盾、经济、土地等关系基层老百姓切身利益和情感类案件,丁洪良在调解现场忙碌,往返奔波,寻找证据,研究和制定调解方案,与当事人反复进行沟通,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街道上的人说到他,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称赞的。

丁洪良常说,调解案件除了要讲法律、讲政策,也要讲乡情、讲民情。调解员要在查明事实的前提下,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也要多促使当事双方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找出适宜的方法,让矛盾迎刃而解。

2022年3月15日,东海县公安局石榴派出所接到某村兄弟打架的报警。经了解,王某甲与王某乙因宅基地纠纷发生打架,经查,王某乙20年前结婚入赘到本村其他村民组,王某乙四间宅基地被其兄弟王某甲强占了两间而且楼房已盖成,产生纠纷并引发打架。石榴派出所民警接处警后,认为这是一起因宅基地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案件本身简单,案件当事双方系亲兄弟特殊关系,他们矛盾的关键是宅基地纠纷,如宅基地问题解决了,治安问题也随之解决,为了促进当事人家庭和睦,维护社会和谐,民警遂把该案件移交驻所调解室先行调解。调解员丁洪良接手后,制定出科学而细致的调解计划,采取“背对背”的方式,分别给王某甲、王某乙兄弟二人谈心,谈亲情,讲法律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兄弟二人都被感化,分别做出让步,由王某甲向王某乙支付15万元,作为王某乙宅基地被占的补偿,王某乙也不再要求王某甲拆除楼房,宅基地问题顺利解决,双方因宅基纠纷引发的打架案件也以和解而终结。

丁洪良在调解纠纷

排纠安民尽职责,维护稳定促和谐

为更好地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丁洪良积极排查化解群众矛盾,对村民纠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协调、早解决,及时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为全街道的社会稳定工作起到了“灭火器”、“稳压器”和“防火墙”的重要作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丁洪良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和专业清晰的思维逻辑,打破先例,创造性地提出过诸多巧妙的解决方法来解决群众难题。

为了使调解工作更具专业性和说服力,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工作之余,他坚持自学法律知识和大量案例,学习心理学知识、语言表达技巧、调解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结合当地谚语、民间故事等一系列内容,说着接地气的话,讲着“土道理”,把调解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每当看到纠纷当事人握手言和,心底的充实感、喜悦感油然而生。”基层的人民调解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事关群众的小事,但就是在每一件小事中,体现着丁洪良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和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无限热爱。

丁洪良认为,繁杂的司法工作或许晦涩生硬,平凡细微,但人民调解员正是从平凡之中、细微之处解决百姓的揪心事、烦心事、闹心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通讯员 苗运江

校对 徐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