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友投稿 2025-02-24 03:06:11 热度:265°C
生命仅剩最后三天,你我又将如何度过?
或许大多数人会选择与亲人团聚,尽情享受美食,完成心愿......但对李维嘉来说,哪怕只剩下最后三天,他也要一如既往地打扫卫生。
这究竟是偏执亦或执着?
看似平常却又深藏不为人知的故事,又将如何上演?
李维嘉,资深主持人。
长相清秀,身材瘦削,给人一种书生气息。
他在90年代初崭露头角,主持过多档大热综艺节目,深受观众喜爱。
但他骨子里却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他是一个标准的"洁癖患者"。
李维嘉的洁癖,由来已久。
童年时期,他的父母就给他树立了"光盘行军,一尘不染"的卫生观念。
每到周末,父母都会与年幼的李维嘉一同打扫房间,擦拭家具。
李维嘉还记得,母亲总是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个房间每个角落,生怕遗漏了哪怕一小块灰尘。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慢慢地感染了小小的李维嘉。
久而久之,爱干净的习惯已经融入了李维嘉的骨子里,成为他生活中默认的一部分。
每当邻里的孩子在外面玩耍打滚回家时,李维嘉都会第一时间跑进浴室洗手。
他渐渐养成了在家里必穿拖鞋的习惯,生怕鞋底会弄脏地板和被褥。
这在小学同学之间成为了他的一大特质。
如今,时过境迁,李维嘉已是一名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他自己住在北京的一套老公寓里。
这套公寓,一尘不染得有些“病态”。
墙壁上没有一点污渍,家具擦得锃亮,地板干净得可以直接坐在上面。
窗台上摆着李维嘉母亲生前最爱的花瓶,时刻提醒着他要把家打扫得母亲最满意的样子。
更令人吃惊的是,李维嘉不止自己家这么干净整洁。
去他家作客的朋友吴昕就曾说过,李维嘉去住酒店,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房间卫生,必要时自己动手打扫,这才能安心入住。
所以说,李维嘉的洁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李维嘉的生活,几乎全部都是围绕“打扫卫生”这一主题展开的。
只要一有空,他就拿起抹布和拖布,仔细擦洗各个房间各个角落。
朋友来访时,也会主动帮忙擦鞋底。
对李维嘉而言,这不仅是对卫生的执念,更成为了他维系生活秩序、寻求精神安宁的必要手段。
这已成为李维嘉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也成为外界对他的一大印象。
但李维嘉本人,却从未想过割舍这一习惯。
因为这习惯,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这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必要条件。
日前,李维嘉参加了一档娱乐节目的录制。
其中一个话题,是关于“如果你的人生中只剩下最后三天,你会做些什么”。
当这个问题抛出来时,李维嘉脱口而出的回答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我会继续打扫卫生。
把这最后的时间也用来好好打扫房间。
第一天打扫房间,第二天洗衣服被褥,第三天把床铺得舒舒服服。
“什么?连最后三天你也要打扫卫生?”节目组全体哗然。
说实话大家原本以为李维嘉会说与家人团聚,或者完成自己的心愿之类。
没想到他第一个反应居然是继续打扫卫生!
但李维嘉却一脸平静。
他说,他已经把打扫卫生当成了一种习惯,也是他内心寻求秩序的一种本能反应。
就像人必须呼吸空气,吃饭喝水一样,打扫环境对他来说也成为了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事情。
“打扫会给你带来什么?”
主持人追问道。
李维嘉思索了一下说:打扫可以给我带来内心的平静,让我的生活井井有条。
当一切东西回归原位,环境焕然一新时,我就会感到无比舒心。
这也许与我小时候父母赋予我的价值观有关,我现在已经无法割舍。
主持人和嘉宾们听后都深表理解。
的确,李维嘉洁癖的根源,是他自小形成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它已融入骨子里,成为李维嘉寻求内心平静的必要条件。
环境整洁更是他经年累月习惯的生活方式。
所以,即便到了人生最后阶段,李维嘉也会本能地选择打扫卫生。
这已成为支撑他生命的一根主心骨。
李维嘉在节目中的这番话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李维嘉的名声本就大,这次选择又颇为与众不同,所以很快登上了热搜。
有人表示无法理解李维嘉的选择,认为他的洁癖已到了病态的地步。
“人生才三天了,那时日无多,还整什么卫生呢?与家人团聚不是更重要么?”
这样的评论在网上到处可见。
但也有人表示这仅仅是李维嘉的个人生活方式,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人各有趣,认真生活也很好。
他把打扫当成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这能理解。
无独有偶,就在几天前,演员徐峥也曾在节目中公开表示自己有轻微洁癖的习惯,并引发不少网友的共鸣。
徐峥也说,自己经常会忍不住拿起抹布擦家具,这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我理解李维嘉,这没什么不好。”徐峥如是说。
可见,娱乐圈中“洁癖患者”并不鲜见。
他们或许有着近乎病态的爱好干净,但这也是他们寻求内心安宁的方式。
对李维嘉,徐峥等人来说,打扫环境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进食呼吸同等重要。
那么李维嘉的洁癖到底偏执还是执着呢?
答案或许取决于每个人的解读。
李维嘉自己认为,这仅仅是他的生活方式,寻常不过的习惯。
但在外人眼里,这可能已上升到病态的高度。
但无论如何,李维嘉的选择并不妨碍他人,也没有伤害到其他人。
我们又何苛求于人家的生活方式呢?
李维嘉本人也从未要求其他人跟着他一起洁癖,这仅仅是他个人的习惯,与外人无关。
李维嘉的洁癖,或许出于他自小形成的生活习惯;或许也源自他内心对秩序和精神家园的追求。
这已融入他的骨子里,成为他寻求心理平衡的必要条件。
当我们责备李维嘉的选择时,我们是否在责备一个病人本能地寻求康复之道?
我们又是否真的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打扫卫生”看似平常的事情,却可能承载了李维嘉整个童年的记忆和作为成年人的选择。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李维嘉的选择;但我们更不应轻易对其妄加评论。
所谓生活,本就是万千样态。
李维嘉的生活方式,又与我们何干?
他本人也从未要求他人跟随,这仅是他个人的习惯。
我们又有何资格妄加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