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晟竟然顶替李勣入选过武庙十哲,是实至名归还是言过其实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7-03 00:54:14 热度:125°C

 

原标题:李晟竟然顶替李勣入选过武庙十哲,是实至名归还是言过其实

南宋乾道六年,宋孝宗下诏,将武成王庙七十二将之一的李晟升于堂上,降李勣于堂下,以李晟替李勣,成为武庙十哲之一。

洪武年间,朱元璋第一次修历代帝王庙,将李世民的陪祀定为五人: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有李晟而无李勣。

李勣在唐朝一直被视为军神,其功绩、地位,都极为显赫,在军事方面,更是除了李靖不作第二人想,李晟凭什么能取而代之?二者的换位是实至名归还是言过其实?

崭露头角

李晟出身将门世家,其祖李思恭,其父李钦都是陇右的神将,虽功劳不显,但在西北将门中也算颇有声望。

受家庭熏陶,李晟自小就练得一身好武艺,史称:“勇武绝伦,善于骑射,性格雄烈。”

因此,李晟刚满十八岁,就去河西投军了。当时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刚在石堡城大败而归。玄宗很生气,于是换上了大名鼎鼎的王忠嗣,为四镇节度使,打算对吐蕃来一次军事报复。

很快,王忠嗣就发动了青海、积石之战,李晟一战成名。

当时唐军攻打积石要塞,吐蕃猛将野合鲁守城,他射术精湛,射杀唐兵无数。王忠嗣大怒,在军中发布招贤令,李晟应征而往。史书说他弯弓搭箭,野合鲁应声而倒,三军为之沸腾,一鼓作气拿下城池。王忠嗣眼见这一幕,抚其背曰:“真万人敌也!”这年李晟才十九岁。

被主帅赏识,李晟本应一帆风顺,然而不幸的是,王忠嗣很快就走了霉运。次年,他顶撞李隆基,降职失宠,郁郁而终。

而新上任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对他又不感冒,李晟就此消失在史书中十多年,直到安史之乱爆发。

从凤翔到神策军

755年,大唐西北精兵内调平乱,李晟又不幸留守陇右。次年,残留的陇右军抵挡不住吐蕃的进攻,无奈撤出了河西走廊。李晟随败军撤到了长安以西的凤翔。

也许是时来运转,十年寂寂无闻的李晟被当时的凤翔节度使高升一眼相中,将他要到了自己麾下,李晟终于可以一展抱负。

当时,大唐在西线遇到的主要麻烦并不是吐蕃,因为吐蕃此时还在消化刚刚占领的河西走廊,无暇顾及内乱纷起的大唐。而是夹在大唐和吐蕃之间的羌人和党项人,他们趁天下大乱,趁火打劫,频繁骚扰大唐西线,甚至一度攻入风翔境内。

于是,高升命李晟出击。李晟也不负众望,先击叠羌于高当川,又击连狂羌于罕山,皆大破之,升为左羽林将军。

763年,李晟又因击党项有功,授特进,太常卿,成为正三品的武将兼正三品的文官。

769年,吐蕃以十万之众攻朔方,另外,还有两万人马攻邠州,新上任的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受命协防灵武。

李抱玉并没有向朔方直接派兵,而是玩了一招“围魏救赵”。他看中的目标是吐蕃在洮州的一个重要据点,也是吐蕃军粮的中转站——定秦堡。

好思路还得有强劲的执行力。李晟无疑是最佳人选,他本就是洮州人,对这一带了如指掌,正是长途奔袭的必备条件。

于是,李抱玉命李晟率军奔袭定秦堡。一开始李抱玉给他五千人,李晟却说,一千人足够。于是李晟率一千士卒出大震关,过天水,沿渭河河谷北上,急行三百里,直抵定秦堡。

在经过激烈而短暂的交战后,李晟生擒堡帅慕容谷钟,并将堡内积聚一烧而净。吐蕃闻之,当即解围,从灵州撤兵。李晟因功授开府仪同三司,左金吾卫大将军,并从凤翔换防至泾原,任都知兵马使。

773年,原泾原节度使,新任的凤翔节度使马璘被吐蕃困于盐仓,李晟率部横击,在乱军之中救出老上司,获封合川郡王。

但他的威名,却引起马璘的忌惮,“内忌晟威略”,于是推荐李晟入朝,当了禁军右神策军的都将。

虽然马璘用心不良,但结果却是坏心办了好事。当时正赶上唐廷大力加强神策军的建设,禁军实力暴涨,李晟因祸得福,成为这支强兵的统帅之一。

德宗削藩

李晟入神策军不久,德宗继位。德宗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算是一位比较有武人气质的帝王。因此,一上台,就对藩镇采取了强硬姿态。

建中二年(781),田承嗣去世,他的侄子田悦想“父死子继”,继任魏博节度使,但却被德宗强硬地拒绝了。

同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又去世,德宗照样没有对他的儿子李惟岳予以承认。于是田悦联合李惟岳起兵叛乱,兵围临洺。

德宗派就近的两个藩镇,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与李晟率领的一支神策军精兵,合兵援救临洺。

战争初期很顺利,特别是洺水一战,三军用命,将魏博军打得大败,形势一片大好。但这时,李抱真却玩起了“养寇自重”的戏码,拖拖拉拉,消极怠战,给了田悦一个喘息的机会。

不久,田悦就联合其他强藩,在洹水一战狠狠回敬了唐军一次,之后双方陷入僵局。

李晟看到与李抱真等人实在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于是主动要求换个战场——北上攻打幽州的朱滔和成德的王武俊。德宗允其所请,并将莫仁擢、赵光铣、杜季泚等禁军将领调拨至麾下。

兵强马壮的李晟虽然逼得王武俊从赵州撤军,但随后就遇到了硬茬,他率军围攻小县城清苑,连掘水灌城这样的招数都使了出来,结果从正月一直打到五月,清苑城依然岿然不动。

建中四年(783)五月,朱滔亲自率军来援,一战击溃神策军,李晟无奈退军至定州,一直从五月待到了十月,无尺寸之功。

而这时,德宗的后院又起火。一支本来调往前线的泾原军,在路过长安时,因为没有领到足够的赏银,突然发生兵变。仓猝之中,德宗逃往西北小县城奉天,而正在长安休假的原陇右节度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国号大秦。随后叛军兵围奉天。

于是,还在定州百无聊赖的李晟,突然收到了一份十万火急的诏令:泾原兵变,皇帝“巡幸”奉天,放下一切,赶回去勤王!

奉天救难

此时的唐王朝,可谓是岌岌可危。近的朱泚,已经打出了称帝的旗号,兵围奉天;远的有幽州的朱滔和淮西的李希烈,朱滔已经与河北诸藩联结,眼看就要南下河南,而李希烈也连打胜仗,不但阻滞了东南漕运,也迫使东南一带的藩镇做了墙头草,谁势强倒向谁。而关中的诸藩,虽然也有部分勤王,但大多出工不出力,徘徊观望为主。甚至就连德宗的嫡系神策军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神策军最早赶回来的一支,是刘德信军,他在十月十九日就从汝州赶了回来,但一直驻扎在渭桥,虽然守住了军资,但对于十万火急的奉天之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李晟是最迟到达战场的。他是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才“堪堪赶到”。这离收到救驾的命令,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天,比李怀光军足足晚了九天之多。

朱泚从十月十日开始,就猛攻奉天,一直打到了十一月二十日,前后有四十天之久。在这最困难的阶段,是奉天总指挥浑瑊,靠他的英勇顽强和智慧,守住了奉天,立下了第一功。

但朱泚军的进攻也是凶猛无比,甚至箭都射到了皇帝身前三步之地,让德宗大惊失色。

在这紧要关头,李怀光拍马赶到,虽然用了近一个月,但他一路上招兵买马,等到出现时,已有十五万之众。据载,当朱泚听到李怀光来援时,竟不觉从榻上滚落。他意识到大势已去,立刻收军,退回长安。

当时人都认定,如果李怀光再晚到三天,奉天必然陷落。他的到来,不仅改变了长安战场,更改变了全国的形势。之前一直处于观望的藩镇,一下就改变了嘴脸,特别是东南藩镇,纷纷运输物资,“贡赋山积,争功效死”,唯恐落后,落人口实。岌岌可危的大唐,渡过了最大的危机。

然而事情还远未结束,因为我们的救难功臣李晟还没有登上舞台。

兴元元年(784年)二月,立下不世之功的李怀光,居然也开始叛乱。他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同时也奉送给了李晟一份超级大礼。

公正的讲,李怀光的“叛乱”是有苦衷的。

李怀光原本就与宰相卢杞等人不和,在救驾途中,他有点挟功自重,趁机向德宗表达了对卢杞等人腐败无能的不满。于是战事稍一平息,卢杞就向德宗进了谗言,说李怀光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于是奉天之围一解,德宗不仅没有接见李怀光,还令其马上收复长安。

这让李怀光大为失望和不满。他屯兵咸阳,不但不再进攻,还连章上书,痛斥卢杞等人。虽然最后德宗不得已贬逐了卢杞等人,但猜忌的种子已经种下。

而这时李晟又来了一把火上浇油。一开始李怀光的朔方军在咸阳,李晟的神策军在渭桥,李怀光是名义上的总指挥,李晟是德宗最信赖的禁军将领。

后来李怀光要求双方联营,于是李晟从渭桥转移到了陈涛斜,与朔方军相连。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开始产生矛盾,而主要原因就是“同工不同酬”。双方同样攻打长安,干的都是勤王护驾,但作为藩镇的朔方军,虽然战功赫赫,待遇却远比不上李晟的神策军,这让李怀光难以接受。

对于这个问题,德宗也是看在眼里,他曾让大臣来讨论解决,但显然没有达成什么效果。德宗先是希望勤王各军都能得到神策军一样的待遇,但财政不允许,户部尚书一句话就给驳了回去。而对于李怀光提出的另一方案——削减禁军待遇,德宗则是想都未想,就直接拒绝了。

在这种情况下,朔方军开始消极怠工,一连几月,攻打长安毫无进展。而这时李晟又不停向朝廷进言,说李怀光要反。

就在德宗左右为难之际,李怀光公开宣称,朔方军已经和朱泚联兵,让圣驾远避。于是,德宗在仓皇之中,又从奉天南逃至梁州。

于是,处境最危险的就成了李晟。因为驻扎在渭桥的神策军,正好处在李怀光的咸阳和朱泚的长安之间,如果双方真的联手合击,神策军必将万劫不复。

虽然史书对于此时的李晟,多是溢美之词,说他在两强之间,坚强不屈,力挽狂澜。但有记载表明,当时李晟卑词厚币,向李怀光示好,才使朔方军一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更没有和朱泚联兵。

一个月后,李怀光主动退出关中,撤到山西。李晟才算躲过一劫。

李怀光退出后,关中就成了李晟和朱泚的决战之地。此时,李晟是大大占优:关中的各路援军,已经全面包围了长安,且都受李晟节制。而朱泚军基本龟缩在长安一城,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五月,朱滔在河北战场遭遇惨败。与此同时,李晟也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一举收复长安。

至此,泾原兵变的一场大戏算是基本收场了。

严格来说,奉天救难功臣中,就重要性而言,李晟并不是第一号人物。第一当属浑瑊,第二要算李怀光,第三才轮得上李晟。不过李晟虽然登台晚了点,却是收网之人,算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李怀光叛乱,李晟难辞其责

李怀光的不满是真的,但要说到要造反叛乱,其实有点言过其实,将其称之为“跋扈”可能更恰当。

首先他没有对德宗怎么样,他只是公开称“吾今与朱连和,车驾且当远避”,一个真心要反的人,怎么会如此宣称呢?

其次,与朱泚联兵之举,不是事实。可能李怀光曾经和朱泚沟通过,但很明显双方并没有合作。

李怀光的不当之言很可能只是对朝廷、德宗的一次情绪上的发泄。

至于李怀光为什么擅自退兵,很可能是因为来自属下的压力。要知道他的麾下大都是胡人,对中原皇帝并不信任,再加上远差于神策军的待遇,李怀光有顾虑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最后李怀光退军的路线,是往东,山西的河中(德宗曾授予他河中节度使之职),而非向南,德宗南逃的梁州。

德宗其实也颇知李怀光的苦衷和无奈,因此,也一直对李怀光抱有期待,后来他曾悄悄派宦官尹元贞去河中和李怀光联系,想让他主动回归朝廷。

结果事情泄露,李晟公开弹劾尹元贞“矫诏”,将德宗暗地里与李怀光议和的企图给扼杀了。李晟的功劳都是在与李怀光的对比之下才显得光辉。如果李怀光被赦免了,那他的奉天救驾之功,恐怕还在他的收复长安之上。李晟是非争不可的。

于是,李晟又上奏,宣称“赦怀光有五不可”,德宗见此事已经摆到了明面,知道主动赦免李怀光是不可能了,于是不再提此事。

事实上,李怀光的“叛乱”,一半是由李晟促成的。在李怀光和李晟联营期间,双方矛盾才开始加深,就李晟来说,固然属于无可奈何,但他并没有积极弥合双方矛盾,更没有促进朝廷和李怀光的和解,反而是拼命向朝廷揭发李怀光要反。李晟并没有什么证据,只是自己推断,基本上算是诬告。

另外,说到吞并军队,反而是李晟自己开了这个先例。当他进军渭桥时,这里本来驻扎着刘德信军,李晟到来后,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杀了刘德信,并吞并了他的军队。正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刘德信也算是神策军的大将,李晟随便就杀了,实在算得上是跋扈。

总的来说,李晟和李怀光相比,功劳不及李怀光,就罪过而言,除了没有公开不服朝廷之外,其他诸如杀将并军等行为,是差不多的。李晟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朝廷一直表现的“顺服”。从结果来看,李晟是一步登天,而李怀光则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也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尽管李晟非常成功,非常风光,但有趣的是,德宗很快就剥夺了他的军权,将他派往边疆。很显然,德宗这是变相地贬了他。德宗的心态,是颇可玩味的,不知道是不是嫉恨于他曾破坏了招降李怀光一事。

将相不和

基本上,德宗后期,李晟在政治上比较失势。除了德宗本人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与张延赏之间将相不和。

张延赏也是个人物,书香门第,开元名相张嘉贞之子,博涉经史,而且也很有真才实干。建中四年,全国一片混乱之际,张延赏出任西川节度使。部将趁机造反,他不动声色之间,将叛乱一举平定,稳定了西南一隅。

而且,张延赏确有宰相之才,德宗也颇为欣赏,贞元元年,就准备起用他为宰相。但就在任命下达的前一刻,却被李晟阻止了。

李晟对张延赏意见这么大,原因却很小——因为一个营妓。大历十四年(779),李晟率神策军入蜀击退了吐蕃和南诏的进攻,当他凯旋时,偷偷带了一个叫高洪的西川营妓。结果节度使张延赏听说后,大怒,立刻派人将其追回。

多年之后的李晟,仍然对此事耿耿于怀,甚至不惜力阻张延赏为相。德宗为了照顾李晟面子,硬是将任命收回。不过他又特地将韩滉找来,让他来调和两人之间的矛盾。一番说和之后,终于还是任命了张延赏为相。

此后张延赏一直身居相位,主持朝政,而李晟则受到了压制。虽然表面上,李晟仍然不停地在加官晋爵,但在重大决策上,基本没有了话语权。

比如贞元三年,张延赏力驳李晟的反对意见,积极促成了和谈。结果就在双方会盟的时候,吐蕃突然翻脸,将唐朝将官杀的杀,抓的抓,会盟的唐军几乎全部覆没,史称“平凉劫盟”。

事后,张延赏惭惧交加,郁郁而终。李晟则被晋封为太尉、中书令,在尚书省治事。

哀荣后世

公元793年,李晟病逝,享年六十七岁,谥号忠武,赠太师。德宗用诏书的形式立下誓言,要为李晟“存保世嗣”。

此后,李晟的地位就不断抬升。僖宗避难四川的时候,编辑《兴元圣功录》,将记载李晟匡扶大唐的丰功伟绩,“遍赐诸将”,希望他们都以李晟为榜样,无私无畏,效忠大唐。

就此,李晟在大唐的地位,算是板上钉钉了。

到了宋代,李晟的地位继续提高。宣和五年,礼部尚书提出要调整武庙的陪祀人员,宋徽宗同意,就这样唐武庙的六十四将就变成了宋武庙的七十二贤。这时的十哲中,唐朝有三人:李靖、李勣、郭子仪。而在七十二贤中,最后一个就是李晟,李晟勉勉强强在宋朝进入了武庙。

这个排名,到了南宋时又有了变化。宋孝宗将李晟升格入十哲,代替李勣。而孝宗的理由就是:“李勣邪说误国,唐祀几灭,李晟有再造王室之勋,宜升李晟于堂上。”说白了,从军事的角度考虑,李晟拍马也赶不上李勣,但是因为李晟立场正确,所以取代不正确的李勤入十哲。

这个美誉坐定之后,李晟的地位还在提升。到了明代,李晟又成了陪祀唐开国帝王庙的五人之一,整个大唐功劳最大的前五位。

小编以为,李晟虽然号称“万人敌”,镇守西陲,多有战功,平定朱泚之乱,收复长安。但他最关键的功劳只不过是平定了一次由哗变引起的叛乱,而且还不是首功,这个功劳多少有点虚。以他的能力和战绩,能进入武庙就已经很不错了,取代李勣入选十哲,完全属于言过其实。

大家以为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