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学友在华语乐坛的地位?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7-01 03:30:56 热度:147°C

 

先给结论:张学友是华语乐坛史上绝对的前十号人物,并且很可能是前五号人物。

评判一个人在他所在的行业的地位嘛!?最直观的也是最简单的,先来看看他的主要成就(希望你看完之后还有耐心接着看我后面说的东西......): 1、1985年发行首张专辑《Smile》,单是在香港的销量就破二十万 2、1987年以26岁的年龄在红馆开个唱,是当时所有在红馆开过个唱的、第二年轻的歌手 3、1992年发行的粤语专辑《真情流露》,单是在香港的销量就破四十五万,至今仍是香港最高纪录 4、1993年发行的国语专辑《吻别》,单是在台湾就卖了136万,至今仍是台湾最高纪录,甚至还打破了新加坡的销售纪录,单年累计销出400万,华语乐坛历史上单年第一销售量 5、1995年,成为第一位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开演唱会的亚洲歌手 6、1995年发行的国语专辑《真爱新曲+精选》成为华语乐坛史上第一张累积销量达到钻石唱片的专辑; 7、曾被美国《时代》列入亚洲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人物之一 8、1995年到1996年举办的世界巡回演唱会累计达到100场,总观众达到200万人次,创造了亚洲歌手举办系列演唱会的场次纪录 9、第一个获得美国城市纪念日的华人歌手 10、创作于1997年的《雪狼湖》是华人音乐剧历史上演出场次最多的音乐剧,亦是华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原创大型音乐剧 11、2006年,在多哈亚运会上演唱主题曲《Together Now》 12、2007年到2008年举办的学友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累计达到105场,打破自己纪录的同时再次刷新亚洲歌手举办系列演唱会的场次纪录 13、2010到2012年举办的张学友1/2世纪世界巡回演唱会累计达到146场,总观众人数达到280万次,打破自己纪录的同时再次刷新亚洲歌手举办系列演唱会的场次纪录、还以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2月29日期间,总观众2048553人次,打破12个月内巡演观众人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4、个人演唱会总场次、总人数、总票房华人第一 15、艺人中把张学友当偶像(是真正意义上的偶像或者对歌手的音乐路真的有产生影响的,而不是在特定场合不得不说的套话那种...)的超大咖有林丹、周杰伦、陈奕迅、王力宏、林俊杰、李玟

好了,说完主要成就,说点具体的。

张学友的出道之路可谓一帆风顺——就像他一直说过的,他是个非常幸运的人,生活在了唱片业最好的时代——虽然他自己本身并没有真正想过要当歌手,但是1984年还在航空公司打工的他在好友的怂恿下,参加了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比赛,夺得冠军。那之后就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唱片公司——宝丽金签约,开始了自己在后世看来辉煌无比的歌唱生涯。第二年就分别发行了两张专辑,都大卖了20几万(有说法是30万),这在香港乐坛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成绩,那时候他才肯辞掉原来的工作,真正把人生放心的交给歌唱,而老天也没有让他后悔辞掉工作,因为两年后他就已经在红馆开了人生第一次个唱。那时节,他不只是新人中的佼佼者,甚至已经可以被称为准天王,有出色的唱功,又碰到好的公司,能收到大红的歌曲,在缺少偶像的年代,他被迅速推上了高点。从国泰航空公司的一名生活平淡无奇的票务员,到舞台上光鲜亮丽人人爱的歌唱明星,原来只是一段这么令人意料之外的距离。仔细想想,那时候的郭富城还在给众多女歌手的音乐录影带伴舞,刘德华正遭TVB雪藏,而黎明,才刚被星探发掘没多久。四大天王,当时飞在平凡人上空的只有张学友。

可是人生总是需要些许挫折和困苦来磨砺你,伟大的人物大多如此,涅槃之后能重生的,才是真正的飞翔者。成就一个传奇人物的,往往包括那些外人看来不堪回首的回忆。好事来得快,去得也快。1987年、1988年,谭咏麟张国荣竞争激烈,再加上自己本身专辑的好歌比较少,1987年开始,张学友的专辑销量开始直线下滑,1988年初的《昨夜梦魂中》销量更是令人咋舌,两万张的销量(有说法是五万)和之前的专辑相去甚远,在香港的几大音乐颁奖礼上,被公认为是香港乐坛年轻一辈中头号歌手的张学友却出人意料的一无所获,这让踏入歌唱生涯后无往不利的他彻底从高峰跌到谷底,回过头看,我们不免惊叹,原来这也是一段这么令人意料之外的距离。

外人都觉得匪夷所思,他自己自然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而此时的他与许多失意的年轻人一样,茫然而无所适从,开始怀疑起了人生,无奈痛苦之余还用酒精麻痹自己,而稍微不控制,已经到了酗酒的地步,也许你某天晚上到兰桂坊去面基、约会喝几杯,旁边的角落就坐着张学友。甚至在1988年10月份梅艳芳的生日会上,张学友酒醉后乱扔蛋糕,让生日会不欢而散。而那时候已经和张学友拍了超过两年拖的女朋友——罗美薇和他分手。个中苦涩和痛苦,恐怕只有学友哥自己一个人知道。

就像鲁豫说的,一开始的势头实在是太猛了,以至于——用张学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所有这些都不知道怎么来的,都是啪一下就来的”——让一个要养活全家五口的年轻人突然就有了丰厚的报酬,突然有足够的能力给自己家庭非常可靠的生活保障,突然燃起了对生活的无限期望,因为这一切真的都是啪一下就来到你面前,于是当你眼前的这些突然消失的时候,肩负起整个家庭的你难免会疑惑甚至迷失。从0到20万的疑惑和惊讶、再从20万到2万的疑惑和惊讶,人生的大起大落,张学友在出道4年内就已经体会了一遍。

而那时候他为了养家糊口,开始拍很多电影,演戏天赋自然不如唱歌,但也非常够用了,1988年就凭借王家卫电影《旺角卡门》中“乌蝇”一角摘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而那部电影的男一号是当时还只会耍帅的刘德华。如果说,张学友从那时起逐渐地放弃音乐市场,全身心投入到电影事业中,凭他的演技和戏路,也许现在他会拿到3-5个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甚至还有2-3个最佳男主角。虽然比不上梁朝伟、梁家辉这些大神,但也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不过如果故事这样发展下去,就没有现在这么美妙了。

幸好,他还是回到了唱歌上来。

他开始打叠心情,勇敢奋力地走出阴霾,他开始去重视自己音乐的每一个环节,而不单单只是完成一个歌手的唱歌工作,他发现自己的专辑存在了一定的问题,那时他才知道自己跌到低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于是开始去学习、去改变、去进步。

年轻人都有可能犯错,只要知错、改错,命运也不敢在你身上撒野。出了问题,自然就要去解决问题,问题疏通了,有实力的人自然会有再起飞的时候。1989年他完成了人生中第一首正式发表的创作《旧信旧梦》,收录在重新出发的专辑《给我亲爱的》中,受到了不错的评价,这张专辑也让他收获了很大的自信心。而在半年之后发行的第七张粤语专辑《只愿一生爱一人》,则是让其彻底摆脱了人生中最残酷和黑暗的时期,并且成为他的经典专辑之一。恩,就在张国荣告别歌坛的时候,张学友稳稳地把握住了机会。

现在回忆起那时候,他心存感恩之心,感恩亲朋好友的不离不弃,感恩那段经历让他成长,而我们也要感谢他那时候没有消沉下去,感谢他那时候知错能改,感谢他让自己变得更完整、更成熟。正因如此,那段低谷才能在现在被人津津乐道,后来得到的成就才显得水到渠成但来之不易。而从那时候起,他便正式踏入歌唱生涯巅峰时期,但他一定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自己早已是一个传奇。

《只愿一生爱一人》获得了不少奖项之后,张学友成为了宝丽金的招牌歌手的同时又积攒了一定的人气,1990年发行了一张国语专辑和一张粤语专辑,质量都很不错,尤其是粤语专辑《梦中的你》,题主说的《李香兰》正是出自这张专辑,然而这两张专辑在今天看来已经被人遗忘的差不多了,因为不久后在1991年发行的两张专辑太过出色了,1月份的《情不禁》,收录了张学友最经典的粤语歌曲(没有之一)《每天爱你多一些》,这首歌在香港火的程度和《吻别》在大陆火的程度不相上下,扫奖无数的同时,张学友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乐坛最炙手可热的几位歌手之一,随后便第二次在红馆开唱,演唱会还开到了北上广等地。而半年后推出的《一颗不变心》依旧强势,张学友也曾表示过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张专辑之一。

那时节,谭张争霸早已结束,刘德华和黎明也成为偶像派中的佼佼者,前者在电影圈的人气和表现为其音乐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后者的火速走红甚至压过了同公司出道比自己早、唱功比自己强的李克勤(这个世界还是看脸啊),于是刘黎连同实力派的张学友,合称乐坛“三剑客”,不过这个称号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就因为从台湾火回香港的郭富城的加入而终结,于是,声势更浩大、代表着香港娱乐史上最辉煌符号、堪称一个时代的图腾的“四大天王”开始了横扫香港乐坛的年代。

当然了,“四大天王”的头衔更多的只是个娱乐界的地位。回到音乐或者演唱上,其他三个天王和张学友是有一大段距离的。所以”歌神“是张学友,而不是另外三个。香港流行乐坛发展到现在,其实只有两位“歌神”是真正被人公认的,第一个是许冠杰,第二个就是张学友。

在一般人看来,“歌神”就是单纯唱歌、只要是非常出色的歌手就可以被称作“歌神”,其实不是,回头看第一代歌神许冠杰,虽然在唱功上和张学友相差甚远,但他是个出色的唱作歌手,他给自己创作过大概60首歌,我还单纯只是谈作曲,他给自己填词的歌曲也不少,而不管是在词或者曲,造诣都要比张学友以及后来的“歌神”接班人——陈奕迅高很多。而最关键的是:他、以及他的音乐是与那个时代背景相辅相成的。在他之前,香港人老一辈的听粤剧、年轻一辈的听西洋音乐,就是国语歌也要比本土的粤语歌曲受欢迎,而许冠杰的出现彻底终结了这种尴尬的时代,1974年的单曲《铁塔凌云》和专辑《鬼马双星》的横空出世以及1976年的专辑《半斤八两》,对粤语歌的发展是有着非凡意义的。他是现代粤语流行歌曲的推动者、开山鼻祖,他的存在对粤语流行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他为后辈铺好这条路,恐怕张学友也成不了“歌神”,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粤语歌的影响力便不会这样空前绝后。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歌神”。

而张学友,则是另一种境界。他凭借自己的天赋以及后天的努力、追求,一步一脚印,把实力派歌手演绎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他能驾驭各种风格的歌曲、有技术又精益求精不炫技,他是那个时代唱功最好的男歌手,他对自己的每次演唱都严格对待,有着令人敬佩的职业态度。而他的歌唱事业巅峰期,也普遍被认为是香港流行音乐对外输出最频繁、贡献最大的时期。他的影响力覆盖全球华人地区以及东南亚。1995年他的专辑全年销量甚至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MJ。如果非要在华语流行音乐史上找一个比他在影响力大的实力派歌手,恐怕就只有邓丽君女士了。但不管如何,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们美好的歌声。

而这里我还想谈谈我也很喜欢的歌手——陈奕迅。他的作品、唱功摆在华语乐坛都近乎完美,但是我不能称之他为“歌神”是因为许冠杰、张学友都有着时代的优势,一个是开拓者,一个是传播者,这个是创作能力有限、唱片业凋零时代的陈奕迅做不到的。不过陈奕迅同样生活在自己最好的时代,如果把现在的陈奕迅以及他的作品丢到张学友的时代去,他可能会跟无数个“其他歌手”一样,被之前的谭张以及后来的“四大天王”压得不能喘息,甚至成为和李克勤一样的悲剧英雄——“第五天王”,毕竟那时候大家都在成人抒情,谁会抽出部分听力来听你娓娓道来那些“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到这日才发现,曾呼吸过空气”的故事。但是不管如何,粉丝们称他为“歌神”,也毫不为过,陈奕迅确实把“歌者”的意义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那么在叙述完几位“歌神”之后,我们再把目光集中到张学友身上。说起张学友“歌神”这个称号,是在1992年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第一次出现的,博才多学的媒体创作人俞铮、也是此颁奖典礼的重要评委之一,上台颁发最后一个奖项、也就是“金曲金奖”《分手总要在雨天》时候说的所有话如下(没有字幕,不过应该没有错,听了三遍了):

大家好。随着这一个奖的揭晓,今年乐坛激烈的龙争虎斗又要告一段落,那刚才呢,杨建恩(电台的一个监制),他说,Winnie(俞铮的英文名),你讲一讲有关这个男歌手的几句话。那我说好啊,不过我先看看这个获奖名单是谁。这位男歌手呢,我认识他都有一段很长的日子了,他令我最欣赏的地方就是他不单做事的时候很拼命,他还有着豁达的气度,有很好的进取精神,玩的时候他都一样可以玩的很落力,我很希望借着今晚这个机会,颁发这个最高荣誉的同时,寄望他能够将他一贯积极进取、永不厌倦、不轻易放弃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多地灌输在他的歌曲、在他的作品中,因为他应该知道有很多青少年,他的影响是会大过那些老师、社工甚至父母,希望他能够继续做一个好的榜样,继续支持本地创作的作品,令到他不单是众望所归,还会是无愧无悔地成为九十年代歌神的接班人,张学友!

张学友1992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被封歌神片段 而颁奖典礼所在的1992年,张学友发行了两张专辑,一张叫《爱火花》,专辑中的《还是觉得你最好》就是这一届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十大金曲之一,专辑中的《你是我今生唯一传奇》、《日出时让恋爱终结》以及《爱火花》,已经成为了经典之作。而《爱火花》之前,还有一张叫做《真情流露》的唱片,上面提到的、夺得了象征单曲的最高荣誉——“金曲金奖”的那首歌曲《分手总要在雨天》就来自这张专辑,不光如此,专辑中的《相思风雨中》拿了“最受欢迎男女合唱歌曲奖”。而且回过头看这张专辑的歌单,总共12首歌(实际上只有11首歌),除了上面说到的几首,《爱得比你深》、《暗恋你》、《明日世界终结时》、《真情流露》四首经典歌曲都来自这张专辑,而《偷闲加油站》《红叶舞秋山》《岁月流情》都是各有特点以及意义所在的,《Honey B》则是本人的大爱之一,剩下的《不要再问》则是一首非常考唱功的摇滚歌曲,知名度很低,但质量过硬。毫无疑问,这张唱片是他最成功的粤语唱片没有之一。光是在香港就卖了45万张,至今仍然是香港的专辑销售纪录。于是就有了上面俞铮说的那段话,“歌神”的称号就那样被慢慢叫开了。

告别了1992年的巅峰,张学友很快又迎来了另一个巅峰,两年多没有发行国语专辑的张学友在1993年3月5日发行了自己第五张国语专辑,一张有着非凡意义的专辑。这张专辑其实是以翻唱自己的粤语歌为主的,《一路上有你》、《秋意浓》、《Linda》、《每天爱你多一些》、《你给我的爱最多》都是粤语歌里经典中的经典去重新填国语词的,不过那三首新歌实力同样不能小觑,《相信她,关心她》为本人大爱,《情网》日后将成为最经典的国语歌之一,而最后一首,更是整张专辑最亮的那颗星,这首歌的名字同样也是专辑的名字——《吻别》。这首歌成为了张学友最经典的国语歌曲,同时这种专辑成为了他最成功的专辑,那时候起中国大陆真正认识到了香港“歌神”张学友的魅力所在,自此张学友在大陆和台湾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影响力一直辐射到了东南亚,以及整个华人社会。专辑单年销出400多万张,成为了华语乐坛史上单年销量第一的专辑。

九个月后,张学友趁热打铁,发行了自己第六张国语专辑——《祝福》,与《吻别》不同的是,这张专辑大部分是原创作品,不管是《回头太难》、《对你的爱越深就越来越心痛》、《苦恋》、《好久》都已经成为经典,《最后一封信》则是一首冷门的好歌,而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张学友另一国语最经典——《祝福》,如果不考虑到《吻别》的划时代意义的话,这首歌的经典程度和《吻别》并无二致。这张专辑的累计销量也在将来破千万。

而后的三张张专辑同样十分成功,《饿狼传说》、《偷心》、《这个冬天不太冷》都是有资格进入张学友自己国语或者粤语最成功的五张专辑之列的。饶是如此,神话故事还没有结束。1995年3月6日,张学友针对台湾市场,发行了一张《真爱-新曲 + 精选》的国语专辑,日后它将会成为华人音乐历史上第一张累积销量达到钻石唱片的专辑,幷获得IFPI的认证。专辑集结了很多之前大红的歌曲,以及三首日后也是经典中经典的新歌——《真爱》、《我等到花儿也谢了》、《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同年,在世界音乐大奖颁奖典礼上,在一众世界级巨星面前,获得了“全球亚洲最畅销歌手” 以及”最高销量华人歌手“的奖项,并现场演唱了《真爱》。至此,张学友歌唱生涯达到了最顶峰。

后来的故事,可能已经被很多不熟悉张学友的人遗忘。张学友逐渐放弃了电影事业,专注于音乐事业。在发行了两张质量很高的专辑和一张精选专辑、开启了”友学友95世界巡回演唱会“后,歌唱生涯仍在巅峰的张学友选择了在1996年初,携手相伴快10年的女朋友罗美薇,走进婚姻的殿堂。并且打算每年最多只发一张粤语专辑和一张国语专辑,因为他准备专注于演唱会以及他选择了做一件很有意义但是当时看起来前景并不好的事情——音乐剧,他去国外看了很多的音乐剧,并且特地去纽约学习音乐剧理论课、音乐剧的舞蹈以及试音。后来的后来,张学友担任主演和艺术总监等工作的音乐《雪狼湖》成功了,它成为了香港和华人地区第一部广为人知的原创现代音乐剧,2005年他还把《雪狼湖》改编成了国语版,到全国巡演,同样大获成功,国粤两版本加起来,合计得有103场,成为了华人音乐剧历史上演出场次最多的音乐剧,并受到了包括古典音乐教授在内的很多专业人士的表扬,为华语音乐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s:大家在《我是歌手》看到的陈洁仪在《雪狼湖》里饰演宁家大小姐)可惜直到现在,华语乐坛也没有人能真正接上音乐剧的这面旗。也从那时候起,张学友的巅峰时期已经正式过去了。

1999年,张学友开启了——后来被很多粉丝视为最好的演唱会、放弃四面台的演出模式、只注重音乐本身的——”友个人演唱会“,并慢慢地淡出了颁奖典礼。然后,放了更多精力在妻子以及家庭中。

故事发展到现在,让我们仔细梳理一下新千年之前张学友的音乐生涯:华语乐坛最具代表性的实力派男歌手、唱功最好的华语歌手之一、唱片销量之王、影响力最大的华语男歌手、音乐剧先驱者,就这么几点就足以稳稳地进入华语流行乐坛前五。而踏入新千年,张学友的很多专辑已经都不为迎合市场而存在。精力也都放在一场场演唱会上、并偶尔接拍电影,成绩也不错,但电影这块我就不提了。

2002年到2003年,他开启了音乐之旅演唱会。然后是2004年,他发行了一张自己觉得最特别最骄傲的一张专辑、也就是他个人第一张全创作粤语专辑《Life is Like a Dream》,收录了自己谱曲的十首歌,包括一首写给妻子的《讲你知》、一首写给女儿的《摇瑶》、一首写给好朋友的——好友梅艳芳、柯受良、张国荣、林振强在2003年都不幸去世——《给朋友》。随后的九月份发行了一张国语专辑《黑与白新歌+精选》,收录了五首新歌以及张学友自己喜欢的、往年的热歌以及冷门的好歌。同年十月,张学友在香港会展新翼举办了一场——被人奉为经典中的经典的——名为“活出生命”的慈善演唱会。除了安可部分,全部都是演唱别的歌手的歌曲。(ps:老实讲,这场我觉得倒不是非常好,而且因为时间的缘故,很多歌曲无法按照原曲的节奏来唱,通常都是加快速度,所以一些歌曲原来特有的意境其实是破坏掉了。不过被很多人奉为”气死原唱演唱会“也无可厚非吧,光说演唱的话,还是一如往常的稳定,边吃苹果边唱歌也确实有够屌。)

2006年多哈亚运会开幕式,张学友成为了被邀请表演的四位歌手之一,演唱了气势磅礴、难度极大的《Together now》,往后的2007年发行了国语专辑《在你身边》,随后开启的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总计105场,打破自己的纪录,顺手破了亚洲歌手举办系列演唱会的场次纪录。2010年推出了到一张国际团队打造的粤语专辑《Private Corner》,整张专辑都是张学友个人一直非常喜欢的爵士曲风,很多歌迷恐怕不能接受,但是学友哥能唱自己最喜欢的歌,发自己喜欢的专辑,作为粉丝我是非常为他开心的。同年12月30日,张学友开启了个人又一次大型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张学友二分之一世纪巡回演唱会,一直持续到2012年5月,累计达到了可怕的146场演唱会,总观众人次达到了280万人次,张学友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基本上绝大部分华语歌手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数字.......

而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当然就是2014年底发行的融合民歌、管弦乐、摇滚、流行的国语专辑《醒着做梦》,质量自然极佳,也是他最考唱功的一张专辑之一,不过悦耳度很一般,但这的确是本人这辈子购买的第一张音乐专辑,我会好好珍惜它。今年的5月24日,学友哥为回馈歌迷还特地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举办大型非售票性质《醒着做梦音乐会》。而在广大歌迷的强烈请求下,张学友御用唱片监制及演唱会音乐总监——杜自持也在昨天凌晨发了下面这条微博,哈哈,作为粉丝,感到好激动!ps:杜老师在微博的第二行其实打差了一个“常”字:)

故事到这里大致就结束了,学友哥现在已经54岁了,但是他表示过只要条件允许,只要他的歌声还能给予我们感动,他就还会唱下去。作为一个从小听他歌曲长大的人,他是我听歌最久的歌手,而他这么多年来对音乐的执着和精益求精、做人做事的低调谦虚、对家庭的责任感、对朋友的坦诚和义气,都是我作为一个粉丝最骄傲也最值得学习的事情,他和周杰伦之于我的意义是不同的,在我心目中都是那么无可替代。

这应该是我目前在知乎答过的所有问题中,用时最长、跨越天数最多的一个回答,不为什么,就因为我几乎每字每句都要仔细斟酌,我觉得这是我对偶像最大的尊重。以前上知乎的目的是消磨时间,后来是学多点东西,再后来我发现,我既然还算有能力、能为偶像做点绵薄之事,那我何尝不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重新认识他们以及他们的事迹呢?所以这件事我会一直这么做下去的。想聊的还有很多,但是不想篇幅太长了,以后再慢慢唠。

不过讲真,如果你要问我学友哥在华语乐坛的地位?我是很想告诉你他就是第一的:) ---------------------------------------------------------------------------------------------------------------------------------------- 最后,还是照例贴一下我之前答过的关于学友哥的问题: 张学友必听歌曲和专辑有哪些?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四大天王」里谁的演技最好? - 知乎用户的回答 陈奕迅和张学友两位的创作能力如何?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如何评价电影《赤道》?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如果张学友去做中国好声音的评委会发生哪些现象?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歌神”张学友难唱的歌都有哪些?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为什么张学友版的《爱如潮水》还是那么难唱?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求推荐一些先歌后曲或背景音乐很轻几乎忽略不计的歌?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周杰伦,张学友,陈奕迅做好声音导师,最后一个位置排谁合适?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以及还是那句话,无限欢迎你们邀请我答跟学友哥有关的题目。本文谢绝一切转载,谢谢配合。

最后的最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扫一眼他的主要奖项:

一、十大中文金曲 1、出道之后、淡出香港音乐颁奖典礼之前,张学友除了1988年的那年低谷,每年都至少有一首歌曲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其中有6年入选两首,1年入选三首,合计24首金曲。 2、1次获得“全球华人最受欢迎男歌手奖”,4次获得“IFPI全年最高销量冠军歌手大奖”、7次获得"全年销量冠军大奖" 3、1985年获得“最有前途新人奖”金奖、2000年以39岁的年龄获得象征最高荣誉的“金针奖”(此前只有梅艳芳的35岁、许冠杰的37岁拿这个奖项时比张学友年轻)、2013年获得“金曲35周年荣誉大奖”

二、十大劲歌金曲 1、一共有17首歌曲入选过”十大劲歌金曲“,包括4首歌曲类含金量最高的奖项——金曲金奖。 2、1次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3次获得“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男歌星”、1次获得“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金奖、2次获得“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银奖

三、其他

1次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演唱人“(第一个夺得此奖项的非台湾歌手)、2次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奖“、3次获得“四台联颁音乐大奖—传媒大奖”、1次夺得世界音乐大奖“全球亚洲最畅销歌手”(第一个夺得此奖项的亚洲歌手)、2次获得世界音乐大奖”最高销量华人歌手” ,2次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1998年当选香港十大青年、1999年当选世界十大青年(第一个获得此荣誉的华人歌手)、1994年夺得《BILLBOARD》颁发的“亚洲最受欢迎的歌手”大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