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道法师(玄悟法师婚姻挽回)

来源:网友投稿 2024-09-30 17:12:43 热度:661°C

玄道法师(玄悟法师婚姻挽回)

(图片与本文无关)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玄悟法师婚姻挽回,以及玄道法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玄洪法师怎么出家的
  • 2、佛学入门-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1)
  • 3、心悟法师禅语
  • 4、弘一法师简介 弘一法师的故事
  • 5、弘一法师生母王凤玲:17岁嫁六旬老汉,死后葬礼上其子抚琴高唱

玄洪法师怎么出家的

玄洪法师偶然得佛经,感叹佛经的稀有,突然领悟到人生无常,从而有了出家的想法。玄洪法师个人修持严谨,作风正派,在广大信教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热心于弘法事业,平时非常注重佛教经典的研习,其佛学造诣深为教界所肯定。以宏扬正信佛教为己任,倡导广大信教群众正信正行。这些年来,为不断提高四众弟子的修学水平,举办各类弘法法会,亲自主讲各类大乘经典及各类佛学讲座,组织传戒共修,讲习戒律。

佛学入门-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1)

佛陀是救世主吗?宇宙和生命从哪里来?佛教徒相信上帝吗?相信灵魂吗?相信转世吗?崇拜鬼神吗?反对自杀吗?反对节育避孕吗?佛教徒有国家观念吗?能参加军政工作吗?

佛教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其根本精神在流布的同时,掺杂了很多异质的成分,有了很多曲解。圣严法师以真修实证的智慧,扎实严谨的学术素养,透过平实流畅的语言,领你进入佛陀的世界,契悟佛教的奥秘。

圣严法师,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

著名佛教道场法鼓山的创办人,门人弟子遍天下。

佛教界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1975年获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为辅仁大学、政治大学、文化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办多种杂志,在亚、美、欧各洲出版中、日、英文著作上百种。其中《正信的佛教》发行近四百万册,《信心铭》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我皈依圣严法师多年,受益匪浅。法师的心语,犹如智慧的明灯,清心的甘泉,点点滴滴滋润着我的心灵。

——张国立

“老师”对佛教徒而言,非常、非常地重要,但名师只是一种世俗的尊称。佛教并没有什么名师、大德这种名相,讲求的只是师徒间彼此的心心相印。所以不要执着名师,因为再有名的师父也不能把你变成佛,只能为我们指出心灵的路,但还是得靠自己的力量修行。

像我来见圣严师父,就是因为我修行了五年,我必须向一位有智能的老师请益,看看我走的方向对不对,路对不对,师父能够为我指引,哪里要注意、哪里要改变、哪里要做。

——李连杰

圣严法师是一位伟大的禅师,我对他的学问与智慧极具信心。我很庆幸能身为他的友人,我也尊崇他在东西方为佛教所做出的贡献。

—一行禅师

圣严师父的德行让我感佩,阅读师父的著作,我得到很多启发。对我而言,佛法愈来愈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我看待人事物的角度也因此宽广许多,在创作上如此,生活上如此,婚姻、家庭、亲子关系莫不如此。

——朱德庸

正信的佛教是什么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的,那是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教,根据这种言教的信仰而建立的教团形态,便是佛教。

所谓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正信的内容,必须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第一,永久性;第二,普遍性;第三,必然性。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一向如此,现在到处如此,未来必将如此。

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如果经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个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时代的考验,通不过环境的疏导,开不出新兴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

但也无可讳言,正信的佛教在大乘教的流行地区,尤其是在中国,一向是被山林的高僧以及少数的士君子所专有,至于民间的正信,始终未能普及。一般的民众,始终都在儒释道三教混杂信仰的观念中生活,比如对于鬼神的崇拜以及人死即鬼的信念,都不是佛教的产物。

佛陀是创世主吗

不。正信的佛教,没有创世主的观念,佛陀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能觉悟世间的一切原理,但却不能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佛陀虽能化度众生,众生能否得度,尚须由众生能否自我努力而决定。佛陀是最好的良医,能为众生的痛苦诊断处方,服他的药,必定得度,如果不肯服药,佛陀也爱莫能助;佛陀是最好的向导,能引导众生脱离世间的苦海,听从佛的引导,必定得度,如果不从引导,佛陀也爱莫能助。因此,佛陀不以创世主自居,甚至不希望徒众们仅对佛陀做形式上的崇拜;能够实践佛的言教,就等于见佛敬佛,否则,虽然觐见了当时的佛陀,也等于没有见佛。所以,佛陀既不是创世主,也不是主宰神,佛陀只能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佛陀自己虽已离苦得乐,但却不能代替众生离苦得乐。佛陀是大教育家、人天导师,而不是幻术家及魔术师,他用不着骗人家说“代人赎罪”,他是教我们一切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陀是什么

佛陀,这是印度古代梵文的音译。

佛陀,含有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时不觉的意思,所以,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

佛陀,简译为佛,是在我们这个世界,距今二千五百八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城的释迦太子,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意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对于圣者通用的尊称,意为寂默。这就是佛教的教主。

但是,从释迦牟尼的言教中,我们明白,在现有历史的记载中,虽然只有释迦一人是佛,可是过去久远以前,这个世界曾经有佛出生,未来的久远以后,这个世界仍将有佛出生,现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的佛存在。所以,佛教不以为佛陀是独一无二的,佛教承认过去、现在、未来,有着无量无数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众生(主要指动物),不论已经信佛与否,将来也都有成为佛陀的可能,因为佛教相信:佛陀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圣虽有不同,在本质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教不将佛陀当做唯一的神来崇拜,也不承认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的存在。所以,佛教徒是无神论者。

宇宙和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构成宇宙的元素其自性是空的,构成生命的元素其自性也是空的,唯有空性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所谓永恒,就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本来如此,就是宇宙和生命的实际情况。

佛教相信:宇宙情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那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的结果。

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使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颜色一样,继续不断地熏染到生命的主体一一识田中去,再从识田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生长,正像播种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教称为业力的现行。业的造作是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作的果,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这个意思。

业,有个人单独造作的,也有与他人共同造作的;有的虽然是单独造作的,但也可以和他人相同,有的虽是与他人共同造作的,但也各有轻重不同。因此,业的种类,从大体上说,分有“共业”及“不共业”两大类。

由于共业,所以感得同样的果报;地球,便是由于地球世界的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数众生的共业所感,而有各类不同的共业,所以也感得各种不同的世界,太空之中,宇宙之间,有着无量无数的世界,它们的成因,都是由于各类不同的无数众生,所造各类不同的共业而成。所以,火星上如果真的有人,火星人的形体,未必也和地球人的形体一样。至于那些无人的星球,乃至那些没有生物存在的星球,虽不是众生活动的舞台,但却也是为了众生活动的舞台而存在;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没有一种现象没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阳上不可能有生物,但如果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的生物也将无法生存。虽然尚有许多事物,无法用科学的观点证明其存在的理由,但在佛教的解释中,一切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所感,那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

至于生命在地球上的最初出现,佛教相信是由变化而来,下至单细胞的生物,上至人类,都是一样。地球形成之后最初的人类,是从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他们是飞空而来的,那是由于他们的堕落,贪爱了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之后,身体粗重不能飞行了,就在地上安居下来(《世记经》、《大楼炭经》、《起世经》等)。实际上,那也是出于他们的业报所致,天福享尽之时,必须来地上随业受报。正像以后所有的众生一样,既然先由共同的业力,感成了一个地球,岂能不来接受地球生活的果报?一旦在地球世界的业报受完,又将往生至应往的他方世界中去。

又由于不共业的理由,虽然同样生在地球世界,品类的高下也就不同,下至昆虫,上至人类,人类之中,贫富贵贱,上智下愚,也有千差万别。

事实上,共业,也是不共业的分类,比如地球众生的共业与他方世界众生的共业相比,便成了不共业;同样地,不共业,也是共业的分类,比如非洲的黑种人与亚洲的黄种人,是由不共业所感,但因彼此都是地球世界的人类,所以仍由共业所感。以此类推,同在一个国家的人民,也有千差万别,乃至同在一个家庭,兄弟姊妹,也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成就,各有各的生活感受。

这,就是佛教对于宇宙生命的来源及其存在的看法。

菩萨怎么讲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捶”。它的意思,菩提是觉,萨?适怯星椋黄腥??闶蔷跤星椤S星槭侵赣星榘?肭樾缘纳?铮?饕?褪侵付?铩F腥?蔷跷虻挠星椋?⑶乙材芫跷蛞磺兄谏?耐纯啵??橐磺兄谏?耐纯啵???饩纫磺兄谏?耐纯唷K?裕?ǔ6冀?稚坪檬┘胺隼Ъ枚虻娜耍?莆?捌腥?某Α薄?br 菩萨的本义,和民间的观念大不相同,菩萨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绝对不能称为菩萨。

菩萨是众生成佛的必经身份,众生要成佛,必须先发大愿心,最主要的有四条,称为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可见,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并不容易。

不过,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都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的圣位菩萨,依《菩萨璎珞本业经》,菩萨共分五十二阶位,只有十二阶位是圣人,那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其实,妙觉菩萨就是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我们熟悉的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什么叫做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对象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菩萨的大乘。

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为人天道;声闻是由于听法修行而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得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

仅在人天道中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证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着佛法而得解脱,不愿回过头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

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而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

从佛教的分布上说,通常说北传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国为中心而至日本、韩国、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南传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锡兰为中心而至泰、缅等国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其实,这是北传佛教徒的区分法,南传佛教徒根本否认这种区分法的正确性,因在《根本有部律》卷四五及《杂阿含经》卷二八第七六九经,均有大乘之名,那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杂阿含经》卷二六第六六九经,以行四摄法为大士;《增一阿含经》卷一九,明确载有大乘的六度。

除了理论境界上的发挥,北传佛教超过了南传佛教,在佛教生活的实践上,北传地区未必全是大乘的,南传地区也未必全是小乘的;北传的中国佛教,除了素食而外,没有什么可比南传佛教更出色的。尤其是中国大乘佛学的成就,因为中国老庄思想所形成的玄学清谈,在魏晋时代特别风行,所以上流社会的士君子们,也把佛学当做消遣及清谈的玄理。中国的天台宗及华严宗的理路,确也受有这一风尚的若干暗示,所以近代有一位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批评中国的佛教是属于学问的佛教,而非实践的佛教,实亦不无理由。

事实上,天台宗、华严宗的思想架构,也多出于中国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并没有足够的依据。因此,中国真正的大乘精神,从未普及到民间,更说不上成为中国民间生活信仰的依归了。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为。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是的,因为佛陀不是某一民族的保护神,佛陀是宇宙的正遍知觉者,佛陀是属于宇宙之所共有的,佛陀的正遍觉性,是遍满宇宙的,佛陀的慈悲之光,是遍照一切的。所以,佛教的本质,就是世界性的,乃至是宇宙性的。

因此,二千五百多年以来,佛教已在世界各处,渐渐分布开来。

佛教在佛陀入灭之后约三四百年之间,由于佛教内部的意见不同,所以分成两大派系,年长而保守的一派称为上座部,年轻而新进的一派称为大众部。后来上座部向南传,传至锡兰,他们多以印度南方的方言巴利语记录经典,所以后来称为巴利语系的佛教;另一派大众部向北传,虽没有直接产生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产生,却在大众部盛行的区域。

这只是大致上的区分,其实,从佛教的史迹考察,最先传至南方如锡、缅等地的,倒是梵文的大乘佛教,所以最先由海路传人中国的南方佛教,便是大乘系的。至于向北方传,小乘佛教的势力影响,更是显见的事实了。

大乘佛教的源头,是在释迦世尊的时代,但在佛灭之后,很少受到比丘僧团的重视和弘扬,这段暗流一直流了四五百年,才因部派佛教的分歧复杂而有大乘佛教起而代兴的时代要求,先后由马鸣、龙树、无著、世亲等人搜集整理与弘扬发挥,才产生了大乘佛教,这是以印度古代雅语梵文记录的,所以称为梵文系佛教。

中国佛教之传入,是在东汉时代,相当于耶稣纪元的初期。

中国的佛教典籍,多是由梵文原本转译成的。中国的佛教,后来虽然盛行大乘,但小乘的经论也译得很多,重要的小乘佛典,中国都有译本。

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的阶段,乃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高僧辈出,中印交流也频繁不绝。在那个阶段,中国的佛教开了花也结了果,小乘大乘,一共开出十三个宗派,渐渐又被融摄为八个大乘宗派,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密宗。到了五代以后,由于政治的摧残,以及社会环境的驱使,佛教便离开文化中心,进入山林之间,僧人自耕自食,义理的研究用不着了,所以只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一枝独秀。在唐宋之间,尚有若干真修实悟的禅师,在简单而朴质的言行之中,感化着许多的人,但也由此而种下了愚昧佛教的远因,以致到宋明以后,佛教的僧徒与寺院虽多,但已没有了灵魂,只是徒有其表的空壳而已!不重教育,只顾依样画葫芦地上殿过堂盲修瞎参,不仅很少有杰出的高僧,一般的僧徒,也多没有知识,自行且不知,哪还能化人?因此,僧人的素质普遍较低落,再加上儒家的排斥,致使民间对于佛教也就越来越不知其所以然了。

清末以来,总算由于杨仁山居士的振作,太虚大师的倡导,以及印光、弘一、虚云等几位大师和欧阳竞无(渐)等的弘化,中国的佛教,已略有了转机,唯因百废待举,举不胜举,故到目前为止,应革应兴的佛教事业,尚在娃娃学步的阶段。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 同修共进, 伴手同行  

心悟法师禅语

心悟法师禅语50句

群山成莲藏古寺 古松林立,庙宇威严。 经声梵呗,法水洗心。 本非红尘名利客 看似无情,盛似有意。 你若安好,我便不离。下面是语录网我整理分享的心悟法师禅语50句,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人的生命是脆弱且顽强,说其脆弱,因其仅在呼吸间,一息不来,即向衰亡。说其顽强,生命的毅力,虽然短暂,但却可以生生不息的延续。佛法就像人类精神的火焰,只要还有信心存在,便可燃烧生命之火,爆发内在无穷的力量。以此智慧之火,燃烧千百盏灯,无有穷尽的照亮菩提之路,直至走向光明的彼岸。

2、皆言为僧享轻闲,且历深山寂静夜。独醉小家享馨乐,难思悲济誓愿宏。

3、莫轻少僧生慢想,须知未来当作佛。莫说非历难放下,且知空慧破幻境。

4、学佛与修行离不开师长的教导,我们在闻思与修行的过程中,所有的佛法知见皆依赖师长的教授,故智者大师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若想修行有所进步,一定要多多亲近与供养师长,如理熏习,如此才可与道相应,如法安住,若是你的修行没有进步,则应思考,是否如法亲近善知识。

5、放生能涵养慈悲心,聚集菩提资良,完满布施度。然盲目的放生,不仅破坏生态平衡,甚至还间接杀生,故放生应有科学意识,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应尽量考虑物种的成活。放生时,应代替物种皈依,忏悔,给与说般若妙法,并称念佛号,发愿回向,播撒解脱之种,期以未来得脱,如此才是如法放生。

6、生命的诞生之初,便注定了其终结。生命的存活,仅在呼吸之间。每一刻的当下,皆是念念生灭,永远都找不到所谓的永恒,故佛言无常,空,苦与无我。生命即美好又无奈,人是即明白又糊涂,一无所知的来,满腔落寞而去。人生所遭遇的一切,无非自作自受。有时候不是不报,仅是因缘未到。

7、最初,人在最朦胧的时候选择了爱情,经过岁月的磨练而变得麻木,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爱。当再一次抉择时,会担心下一段的爱情依然不适合自己,故心始终在徘徊,找不到所谓的安全感。心时刻都在变化,没有永恒可言,故我们只能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

8、每个人都会死亡,谁也无法控制死亡,死后去向何方,世俗的哲学永远都无法回答这些疑问。我们能做的,只能相信佛的教言,通过今生的闻思,点滴的修行,不断的改变自己,圆满自己。

9、此是端午,怀念先哲。愿时时好时,日日好日。愿勤念慈父“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共入如来愿海。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愿不退初心,勤策三业,六根都摄,系念名号,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

10、每个人都在盲目的走向时间的尽头,很少用佛法来认真的思考人生,修行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在生活中谨言慎行,舍己为他的磨练过程。修行离不开对境,苦境是修行的增上缘。若无苦的磨练,慈悲之心就无法生起。愿众生恒观苦谛,如实认知烦恼,勤修道品,证大般涅槃。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11、赵州禅师云:“你若一生不离丛林,不语五年十载,无人嗔你作痖汉,已后佛也不柰你何。”生活中,那个人能坚持五十年在一丛林中劳作呢?又有几个人能五十年哑口无言呢?有时候不是佛法不好,而是我们自己做不到。

12、付大士言:“天下非道不安,非理不乐。”世俗社会中的人,心中若无佛法的驻留,则内心空虚,无有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若无礼作为行为规范,则自由与平等无法保障。值此佛诞辰,与诸分法喜。愿汝勤共勉,悉皆入佛道。

13、人总是川流不息的,生活总是随处而安的,心总是变幻莫测的,谁也没有活在他人的世界中,别人的世界中也不见得有自己。想的太多总是徒劳,因为人总是受着业力的牵引,我们能做的,只是随心,随处,随缘,如此而已。

14、苦难不堪的世间,染污杂秽的国土,若无三宝福德的涵养,慈悲智慧的摄受,众生难以脱尘埃。东土若无药师佛,大地众生皆沉沦。普愿虔诚持名号,福慧圆满二德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

15、放下最初那一执着的贪念,回归到无限广大的平等。愿慈悲圆满无碍的智慧光明,遍照十方幽冥无有边际的国土,有缘无缘的沉溺惑业所缠众生,普皆蒙我药师如来愿海摄受,共入甚深广大平等的萨婆若海,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

16、人人皆有童贞之心,因生命流逝而芳华不再。然闭目沉思,年少时之嬉戏亦历历在目,恍如昨日。愿普天之下所有善信,童贞节快乐。愿已生的童贞继续增长,未生的童贞迅速升起,愿药师如来的慧光荡涤迷旷长劫的垢秽,焕发无量善根聚集,亲近善士,多闻熏习,如理作意,法随法行,那麽药师琉璃光如来。

17、人都活在自我编制的情网中,束缚自己的不是神的安排与命运的注定,而是那一刻不甘寂寞的心。我们每一天都在轮回,每一天都是十法界中穿梭,觉悟与迷惑皆是一念之间。若心安善法,去除尘劳事。愿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愿念琉璃光,安住大乘道。愿念琉璃光,身相无差别。愿念琉璃光,满足现世乐。

18、看见一个人,直觉会让你熟悉,且不断地增上,持续的`作意,使你与人产生交集。但细细的思考,你会发现直觉根本不可靠,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因为一念不觉而念念不觉,皆是自己蒙蔽自己。初次见面拼的是仪表,日常交往拼的是人品,深入交往拼的是内涵。愿清风徐徐,直觉明鉴。心能转境,如实观照。

19、那一抹红色的袈裟,是无量劫来最为永恒的眷恋。今生袈裟的严身,是大地善法因缘殊胜的际遇。愿我倾尽无量的言辞,赞美解脱服所蕴含的微妙法意。愿红尘滚滚的世间,尽为袈裟所掩盖。愿袈裟辐射下的芸芸众生,皆能成就无上的佛道。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20、清净律仪,传佛法灯,延续大光明。 住持三宝,领众薰修,荡涤娑婆城。

21、深入且全面的了解汉传佛教信众,考察其日常修学,大多徘徊在佛法外围。究其本质,皆是未深入经典所致。修行,一定要多闻熏习,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对于正信的佛弟子而言,一定要深入的了解佛法的修行次第,了解难行道与易行道的关系。若不了解难行道,很难深信易行道。无法深信易行道,难以生念佛心。

22、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发心特别重要。做事是否成功,全靠个人福报。若无福报,一切皆不成就。只要发心正确,身心付出努力,即使结果不理想,人生也无怨无悔。反之,有点小福报,做事投机取巧,即使有回报,也不会长久。做人,做事,发心尤为重要。

23、界诠法师云:“人,尤其是出家人,平时要训练,一个人的孤独,无权无钱的感受。把心放在修道上,时时提醒自己,随时可能死去,念无常,念死亡……念一个人的寂寞,做到享受寂寞。”在寂寞中去修行,在寂寞中去体悟佛法,在寂寞中涵养德行,不仅出家人要做,在家人依然如此。

24、祖师常言“修福莫过惜福,修慧莫过明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皆可以惜福,看你如何善用其心,珍惜水电是惜福,不乱扔垃圾是惜福,不浪费粮食是惜福,如此种种皆是修行对境,愿大家善护其心,善用其心,修福惜福,共成无上菩提,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

25、春有百华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大千种种梦事,皆是假名安立。法尚不可得,何况非法。

26、反观当代佛教,念佛成为一种主流,念佛法门普被三根。上根之人属于慧行,可以体究念佛;中根之人属定行,可以观想念佛;下根之人属戒行,可以持名念佛。但无论那种念佛,皆依如来藏为根本所依,皆以戒定慧三学为准绳,皆以般若智为眼目,皆以成佛为根本宗旨,如此方符佛陀本怀,于方便中得见真实。

27、纵观古今,时间在不停的流逝,人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人世间皆在上演着繁华与沉寂,爱恨与离别,生与死的戏码。相同的场景,不同的人一代又一代在重复演绎。试问,人为何活?好多人,对于这个问题都没有深入的思考。

28、人每一天都在忙碌中拼搏,在金钱与名利中沉醉。人生活在这个世间,生命的存活需要食物的滋养,人责任与义务的落实需要钱的保障,精神世界需要名利的滋养,但无论追去什么,千万别忘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29、释迦如来大悲心,宣扬药师本愿海。慈尊端坐琉璃界,身光普照念佛人。若有众生念名号,必获饶益得菩提。我等今者稽首礼,以法供养无上尊。愿大家在明天药师如来圣诞之日,沐浴更衣,严净身心,读诵《药师经》,念诵药师如来名号,虔诚回向,愿我与众生,皆得菩提。愿身心康泰,六时无忧。

30、众生无始劫来习气深重,喜欢贪着五欲六尘。就算学佛,也没有学习佛教的无我精神,皆是以我为轴心的现实生活。很多人的感慨,也是让我在五欲六尘中更加适应。学佛后,出离心的引导尤为重要,面对无常,苦的本质,应如实观照,思考如何利用佛法,巧妙修行,不断的断除执着,增加定慧,获得真实知见。

31、断食三天,身体轻盈,心神明利。初次进食,味蕾敏锐,闻物本香。睡眠安稳,夜无诸梦,念佛易定。贪心转少,易悟无常,观法本空。以此法喜,分享大众。普愿菩提精进,六时吉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

32、修斋信士杨某,舍报归西。与吾初结法缘,熏习佛法,于病时看破放下,老实念佛。三日前预知时至,于念佛中安详而逝。若有安心于佛道,如实信奉巧用功。一心称念佛名号,定能砍破生死笼。以此法语,回向杨某,愿品位增高,乘愿再来,菩提种智,皆得圆满。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33、苍茫之大地,容身只需芥子。大千之梦事,所历不过若干。潮起潮落,斗转星移,你依然如此。岁月推移,生老病死,黄土埋故人。敢问善男信女,浮生梦事,焉有可得,谁在劳作?

34、这个世间上最让人感觉可爱者,莫过于钱财之贪恋,故古有“有钱能使鬼推磨”“笑贫不笑娼”“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谚语。钱财给人带来的内心享受,现实且美好。但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的终点,面对疾病与死亡,钱依然是苍白无力。钱的本质是什么呢?钱和究竟的幸福成正比吗?人是钱的主人还是奴隶呢?

35、不问世事,空对月下念佛。多闻熏习,思维正智修行。思量轮回,神识不离六道。努力作善,熄灭炙热业火。

36、礼拜在佛前,那一滴忏悔的泪,因智慧的洗礼而流出。站立在佛前,那一分虔诚的祈请,因苦难的折磨而坚定。因心中有着永恒的追求,忆念着药师如来无尽的慈爱,无论经历任何境界的逼迫,皆能化火焰为清净的莲花。因此坚定不移的信念,决定往生到琉璃世界的莲花池畔。

37、面对着无常的世间,我是如此的渺小,愿我投归药师如来的怀抱,享受智慧光芒的洗礼。面对着长劫的轮回,我是如此的疲惫,愿我投归药师如来的怀抱,享受定慧带来的安详。面对着佛道的长远,我是如此的怯懦,愿我投归药师如来的怀抱,享受无尽愿力的摄受。愿用我生命的全部,绍隆慈父的慧光。

38、当你真正的萌生了道心,当你真正的向往菩提之路,当你真正的想修行,你就会反思人生,反思自己所做的一切,校量行为的得失,畏惧三恶道的苦,欣求菩提涅槃的乐。当你思维这些后,你会远离这个红尘烦扰的世间,选择安静的处所, 在寂静的环境中涵养自己的心。

39、反观当代佛教,大部分佛弟子的皈依皆不成三皈。何以故?皈依时,大部分人对于皈依仪规中诸多文句的含义不甚明了,三番三皈时没有戒体之纳受,为何要皈依,皈依是何义,全然不知。此种皈依,皆不成三皈。若是你的皈依不合格,固然要重新如法皈依。作为佛弟子,切莫轻视三皈。

40、兜率天内居等觉,万法唯心不离识。福德广大宝镜裂,始坐菩提成正觉。释迦世尊末法众,龙华三会再相逢。四悉益物五时教,去后来先作主公。故我皈依慈氏尊,愿福光大泽众生。那摩当来下生弥勒佛,那摩当来下生弥勒佛,那摩当来下生弥勒佛。

41、药师本愿功德海,甚深难信妙法门。释迦如来有悲心,为利有情宣妙法。至此新年到来际,倾送甘露灭赤恼。愿我药师般若船,穿越无边生死海。愿我药师醍醐慧,成就圆满法性身。愿我药师三观智,破除三惑成三德。愿我药师道品路,通达无上涅槃城。愿诸有情除夕夜,沐浴斋戒持名号,共祈新年诸事顺。

42、北国春雪落,南国百花香。愿我琉璃遵,加持诸有情。身相具足与佛等,家庭祥和体安康。物资受用无穷尽,所求如愿皆安然。新春将至,提前预祝。春节快乐,六时吉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

43、三宝是世间上最为高贵且圣洁的宝,因有三宝智慧光明的摄受,芒芒长夜充满着无量的温馨。

44、轮回路险,愿恒相依,不离不弃。人生渺茫,愿智永续,安殷无忧。琉璃愿海,药师世尊,难以赞扬。释迦如来,以大方便,为众宣说。愿迷途人,受持名号,得佛加持。愿障蠲除,明珠光显,震大千界。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

45、藕益大师说,念佛法门,没有什么奇特,只要深信,切愿,力行即可。试问当今念佛人,几人能做到上述三点。究其缘由,无有系统教法熏习,信心不坚,不知念佛法门之妙,故无信。无有戒定摄受,不修念处慧,虽身口念佛,但散乱昏沉,故无切愿。无有深信与切愿,焉能有力行,故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

46、群山成莲藏古寺 古松林立,庙宇威严。 经声梵呗,法水洗心。 本非红尘名利客 看似无情,盛似有意。 你若安好,我便不离。

47、群山环抱蕴宝莲 清风独朗,深夜寂谬; 古刹林立,青灯古佛。 青灯古佛,夜半钟声。 澄心明镜应空玄 抚意寻心,刹那生灭。 以为着落,却落一边。

48、藕益大师云:“末法中不可救病有三,喜守而不喜攻,喜略而不喜广,喜同而不喜异。末世中交友有三大恶,喜顺而不喜逆;喜口是而心非,喜不如不喜胜。末法中学问有三大错,好多而不好精,逐末而不求本,求解而不求证。”

49、人的信仰层面分为三种,鬼神佛教、知识佛教、解脱佛教。鬼神佛教求人天福报,知识佛教求哲学思辨,解脱佛教求转识成智。无论你选择哪种信仰形态,解脱佛教才是根本。

50、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强调要存好心,并认为存好心是佛教徒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然在实际的生活中,存好心,更要用恰当的方式,如此才会彼此欢喜。若存好心,方式不对,导致彼此心存芥蒂,如此的方式则不是佛教所提倡。奉劝诸位存好心,用好的方式落实信仰,如此才会薪火相传,让更多的人去信仰佛教。 ;

弘一法师简介 弘一法师的故事

说到弘一法师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厉害的,在近现代历史上经常性出现他的名字,他对于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还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弘一法师真的挺厉害的,最近有人想重新了解了解这个弘一法师到底有什么故事可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弘一法师简介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弘一法师的故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即便不知道李叔同是谁的人,也多半听过他这阙从1915年传唱至今的《送别》歌。

作为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李叔同前半生学贯东西,潇洒无羁,堪称中国现代音乐、戏剧、美术之先驱;后半生,他勇猛精进,慈悲度世,修成佛门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是芒鞋布衲、苦修律宗的空门高僧,被誉为“人天师范”。

弘一大师像

从凡间的李叔同到佛国的弘一法师,他在盛年决绝地作别妻儿,断绝尘缘,实现了尘世与净土、亲情与大爱间的跨越。这一极具戏剧性的转折,怎不令世人从当年愕然至今?

出家,对李叔同来讲或许是一种宿命。无论他经过了多少年的准备,对他的家人来说,这一刻何时到来都会突然。彼时,他需要给家人一个交代。

于是他给自己的日籍妻子诚子写了封作别信。正是这封信,不仅把一场变故带给了他的妻儿,也把多重得疑问,留给了俗世中的我们。

弘一法师晚年曾告诉自己的弟子妙莲法师:“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念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

人间有牵系 “朝游不忍池”

李叔同出生于天津望族桐达李家,行列第三,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他的父亲系李鸿章同年进士,曾官至吏部主事。致仕后经营盐业,兴办银行,为津门富豪。

李叔同少年风流,曾爱上津门名伶杨翠喜。母亲为拴住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在李叔同二哥文熙的主持下给他安排了婚姻。对方乃俞家五小姐,是天津卫的一个茶商之女。俞氏长李叔同两岁,两家门当户对,是旧时的好姻缘。

彼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正主持维新变法,一向关心国事、憧憬未来又极厌旧制度的李叔同,积极鼓吹新说,刻了一方“南海康梁是吾师”的印章以示支持。不料“戊戌政变”以失败告终,外界哄传李叔同是康、梁同党。为了避祸,他带母亲、妻子迁居上海,以富家公子身份,与沪上名流交往。

鲜衣怒马的青年时代,伴随着一阙阙绮诗丽词,李叔同与上海名妓李苹香、谢秋云私情往来数年,他的妻子俞氏从未加以干涉。

李叔同的父亲在他5岁时故去,他的母亲比父亲小40多岁,当时不过是一个20多岁的女人,能在备遭歧视的家庭中把李叔同抚养大实属不易。李叔同因此事母至孝。母亲去世时,李叔同携妻子与两个幼子扶柩回津,并依“东西各国追悼会之例”,为母亲举行丧礼。

生母去世,对李叔同刺激很大,认为自己的“幸福时期已过去”,于是他将俞氏和两个儿子托付给天津老宅的二哥照顾后,远赴日本留学。

1899年,李叔同(左)20岁

摄于上海寓所,城南草堂

李叔同初到日本,对于明治维新以后的西化成果深感羡慕,对西洋艺术全面研攻。他在上野美术学校西画科师从黑田清辉等画家学习,同时又入音乐学校研究乐学与作曲,业余时间还研究戏剧。他与曾孝谷等人创办“春柳社”,提倡话剧,这是我国最早的研究话剧团体。该团体先后演出《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剧目,李叔同均任主角,一时声誉鹊起。

在日本学习美术期间,作为中国第一代美术留学生,李叔同接受的是西方写实主义教育体系。上野美术学校课程中有裸体写生内容,李叔同在学校对着男模特做人体写生不难,但女模特的问题始终没法解决。直至有一天,正在寓所练习绘画的李叔同,无意中注意到了给他送饭的房东女儿诚子。

每天给李叔同送菜递饭,这是诚子对他最初的照顾。不久,李叔同便直言邀请她当自己的模特,诚子从此成了他的专职女模特。由于相同的爱好,又彼此真诚相待,两人开始跨越画家和模特的界限。李叔同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滋味。不久,李叔同和诚子举办了一个简单的结婚仪式,她成了李叔同的第二位妻子。其间李叔同在自己的诗作《朝游不忍池》中写道:“小桥独立了无语,瞥见林梢升曙曦。”可见这时候他的内心是安静愉悦的。

李叔同携日本妻子诚子一起回到中国,时在1911年。回国伊始,李叔同没将诚子带回俞氏所在的老家天津,而是安排她住在了上海,他自己则在天津北洋高等工业学校担任主任教员,将近一年后,才来到上海和诚子共同生活。其后,他在上海城东女学任音乐教员,在《太平洋报》任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1912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李叔同被迫离开上海,应聘至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音乐图画教师。

此间每到节假日,李叔同都会从杭州赶回上海与诚子相聚,而他的教员薪水通常每月会被分成4份:一份给上海的妻子,一份给天津的妻儿,一份给日本的刘质平(李叔同的弟子,留学期间受李叔同资助),最后一份留给自己。

李叔同在上海票演京剧《黄天霸》

君本多情者 何故断舍离

1916年的一天,时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音乐图画的李叔同,与同事夏丏尊聊天。

夏丏尊说他在一本日本杂志上看到了有关断食的介绍,称断食可使人身心更新,产生巨大精神力量,释迦牟尼、耶稣、穆罕穆德都曾进行过断食体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叔同便找来那本杂志看。

第二年春节刚过,李叔同就到杭州大慈山下的虎跑定慧寺去作断食体验,前后历时21天。返校后,他开始素食。

这时期他接触了很多佛经,由此感到世间名利原是虚妄。1917年1月8日,李叔同在写给学生刘质平的信中说:“鄙人拟于数年之内入山为佛弟子,或在一二年亦未可知……现已陆续结束一切。”当年11月,李叔同再到虎跑定慧寺听法轮禅师说法,回来后写了书联,落款“婴居士”。此时他为自己改名为“李婴”,寓有婴儿般新生之意。不久,他将自己多年来视若珍宝的书籍、字画、折扇、金石等都分赠给了友人,连衣服也没留几件,显然是在做断舍离的准备。

1916年12月25日—1917年1月11日

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实行断食,前后18天

1918年春,李叔同于虎跑定慧寺客房习静一月间,恰逢他的好友、儒学大家马一浮带朋友彭逊之到虎跑定慧寺出家。李叔同目睹彭逊之剃度全过程,深受震撼,欲拜为彭逊之剃度的弘祥法师为师。弘祥法师认为自己资历尚浅,便请来自己的师父了悟法师,收李叔同为其在家弟子,取名演音,号弘一。

同事姜丹书曾问李叔同:“你想出家?”李叔同答:“是的。”姜丹书又问:“为何?”李叔同再答:“无所为。”姜丹书三问:“君固多情者,忍抛骨肉耶?”李叔同又答:“譬患虎疫死,将如何?”这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说,如若患暴病而死,即便内心难舍妻子儿女,又有什么办法?

1918年8月19日,农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在虎跑定慧寺正式剃度出家。9月,他到灵隐寺受比丘戒。10月,他又赴嘉兴精严寺小住。年底应马一浮之邀到杭州海潮寺打七(指于7日中克期求证的修行),从此再无杂念。

至此,世间再无李叔同,只有弘一法师。

弘一大师为王伯老写的集句联

安顿尘缘后 “请叫我弘一”

李叔同入山归佛的消息,在他离开浙江一师的当天,就传遍了杭州。不几日,传遍了上海。没多久,又传遍大江南北,以及他曾经留学的日本与东南亚各地,成为民国以来,中国文化教育界哄动一时的新闻。但李叔同自己,却并没有把出家的事,预先告知家人。且不说远在天津,几年未见的发妻,就连住在上海,不时相聚的日籍夫人诚子,事先也是一无所知。

剃度几周后,得知消息的诚子,携了他们的幼子自上海赶到杭州灵隐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欲劝说丈夫切莫弃她出家。这一年,是他们两人相识后的第11个年头。然而李叔同决心已定,连寺门都没让妻儿进入。诚子无奈离去前,对着关闭的寺门悲声责问:“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

黄炎培曾发表一篇题为《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生》的文章。其中写道:“叔同出家首先在杭州的西湖,经过了几年,叔同的夫人到上海,要求城东女学杨白民夫人詹练一和我当时的夫人伴她去杭州找叔同,走了几个庙,找到了,要求叔同到岳庙前临湖素食店共餐。三人有问,叔同才答,终席,叔同从不自动发一言,也从不抬头睁眼向3人注视。饭罢,叔同即告辞归庙,雇一小舟,3人送到船边,叔同一人上船了。船开行了,叔同从不一回头。但见一浆一浆荡向湖心,直到连人带船一齐埋没湖云深处,什么都不见,叔同最后依然不一顾,叔同夫人大哭而归。”

然而在李叔同作出如此无情抉择的背后,一纸他在正式出家前,写给诚子的告别书,却让人们看到了他无情之外的有情一面。

弘一大师所绘十八罗汉

这份告别书写于他正式出家的前两周。信中他开门见山地写道,“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上回与你谈过,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问题罢了……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决定了呢?若你已同意我这么做,请来信告诉我,你的决定于我十分重要……”

可见关于出家,李叔同对家人其实是心怀歉疚的,尤其对于跟他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为他育有一子的日籍妻子诚子,他的歉疚尤甚。但他能做的,只是于出家前细心周到地预留了3个月的薪水,将其分为3份,其中一份连同自己剪下的一绺胡须,拜托老友杨白民转交给诚子,并嘱朋友将其母子二人送回日本。

于作别红尘之际,他在写给诚子的告别书中劝慰她说:“请吞下这苦酒,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怯懦的灵魂。愿佛力加被,能助你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并表示,“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

在讲述弘一法师故事的电影《一轮明月》中,有这么一个场景:

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诚子:“叔同——”李叔同:“请叫我弘一。”诚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终是斩断了夫妻尘缘的李叔同,自此正式变身为弘一法师。其中对诚子母子的看似无情,也许却是面向世间众生一概平等的更大有情。

《李叔同歌曲集》丰子恺编

生平有憾事 “悲欣交集”

一代才子放弃世俗生活,突然遁入空门,在当时和现在都使人深感惋惜和不解。世人在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对他的出家做了各种版本的猜测和分析: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对红尘琐事的不屑,对病痛的心力憔悴,对佛文化的心灵向往,最终让他抛弃常人的生活轨迹,追求更高级的人生境界和灵魂生活。但终未揭开这位艺术大师的出家谜团。

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对老师的出家表示理解。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分为3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灵魂生活就是宗教。宗教徒做人很认真,对他们来说,物质欲、精神欲都不能满足他们,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以丰子恺的了解,李叔同就是这样的人。

李叔同出家之后成为弘一法师,毅然割断了他曾醉心研究过的话剧、油画、西洋音乐等诸种艺术,唯独对于书法研习不辍,老而弥笃。

其后20多年精诚庄严的自律苦修,弘一法师使传统断绝数百年的律宗得以复兴,佛门称弘一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林语堂曾说:“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张爱玲则表示:“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赵朴初更评价他是“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弘一法师晚年病重,他拒绝医疗探问,一心念佛,并告诉自己的弟子妙莲法师:“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念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

1942年10月10日下午,弘一法师索来纸笔,写下“悲欣交集”4字绝笔交给妙莲。13日晚,弘一法师侧卧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陋室板床之上,右手支颐,左臂放在身侧,双腿并拢微直,和释迦牟尼涅槃时的睡姿相同。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阙他在俗世创作的《送别》,如今如果我们重新去理解,是否更能切近真髓?就当它既是作者于命运无力时送别知交的感怀之作,亦或是于暂时落幕的人生舞台上转身走开时,给自己的作别之语。

权当他是去后台更衣换妆,去去就来。

弘一法师 临终遗书 “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生母王凤玲:17岁嫁六旬老汉,死后葬礼上其子抚琴高唱

1905年3月10日(另说5月),王太夫人王凤玲在上海城南草堂辞别了人世,她死时,她此生唯一的儿子李叔同不在身边。当时,他正上街置办棺木。

人都说养儿防老,可王凤玲辛苦养大的儿子,却终究没能给她送终。

李叔同置办完棺木回到草堂时才知:母亲已经不在了。冲进母亲房间后,他带着无以名状的悲痛扑腾一声跪在了母亲床边。

“没有亲送母亲”,几乎成了弘一法师李叔同在俗时最大的遗憾。此后十多年里,每每讲起母亲去世时的情形,他的眼里都始终流露着未散的余哀。

王凤玲死前曾反复叮嘱儿子“自己想落叶归根”,于是,母亲死后,他便在料理相关的同时寻思着送母亲和早夭的儿子回天津的事宜。

清末时,天津和上海虽是极其相似的城市,且两地交通也都已很发达,但两地实际距离却有1000公里。这样的距离,光是人往来尚且就很不便,何况要带着灵柩前往?所以,为了护送母亲、儿子灵柩回天津,李叔同不得不做了大量的规划。

王凤玲过世的这年七月,李叔同将沪学会教务等事宜交给了好友许幻园,之后,他便带着妻子俞氏和李准、李端二子登上了护送母亲灵柩回天津的轮船。

按照当时的轮船行进速度,自上海前往天津这一路需要整整一星期,因为海上的风浪极大,所以他们这一路是极其艰险的。李叔同之子李准还因扛不住海风得了哮喘病,这个病后来竟一直未曾被治愈。

在船上的那些天,本就有些抑郁的李叔同心情更加低沉了。每当日落时分,他都独自一人站在船边沉思。而此间,他之所思所想无疑多与母亲王凤玲有关。

在李叔同的眼里,世间最悲苦者莫过于母亲这般的女子了。她在最好的年纪里被迫嫁给了当时已66岁的李叔同父亲李筱楼(李世珍),她过门时,花轿只能走偏门:因为,她只是个妾室。

作为妾室被娶进门的王凤玲是被作为“生养工具”娶进李家的,所以成婚那日,婚礼也相当简陋。这种种,王凤玲虽早已知情,可作为妙龄女子,真被如此草率迎娶,她心里难免落寞。

母亲当日的落寞,李叔同小小年纪时便察觉到了,因为母亲在跟他讲起新婚时的种种时,脸上有一抹化不开的哀愁。

封建旧时代的女子,几乎少有能把控自己命运者,所以,王凤玲的命运乃是当时多数女人的共同命运。

王凤玲嫁入的李家是津门当地的豪门望族,她的丈夫李筱楼早年考进进士并担任过吏部主事,辞官后,他开始经营盐业、银钱业,且事业蒸蒸日上。

李筱楼是个善良的商人,挣钱后,他经常做一些慈善,他曾兴办了义学供贫寒人家子弟读书,还创办了慈善机构“备济社”。因为常做善事,他在津门还被称为“李大善人”。

在王凤玲未过门时,李筱楼便已妻妾成群,除了正室姜氏外,他还有张氏、郭氏几个小妾。

可即便妻妾众多,李筱楼的子嗣却并不多,姜氏所生之子文锦夭折后,他便只剩张氏所生的次子李文熙一个子嗣了。这便也是王氏会被迎娶进李家的缘由。

因为清楚自己嫁入李家的“意义”,所以自打入门后,王凤玲便经常祈求菩萨赐她一子。作为封建旧式女子,她比谁都清楚“继承香火”对女人的意义之大。

好在,过门仅仅一年多后,王凤玲便为李筱楼生下了幼子李叔同。李叔同出生这年,他的父亲李筱楼年已68岁了。所以,这个孩子便是他的老来子。

老年得子后,李筱楼高兴极了,他自然也更加宠爱王凤玲了。可王凤玲却似乎对儿子的出生并不那么高兴,因为她似乎已经料想到他们将来的生活了。

在望族李家,王凤玲虽有丈夫的宠爱,也有了可爱的儿子,可因为她只是妾室,孩子一出生,他便在名义上归为了正室姜氏之子。

因为这个封建传统,每天天不亮时,作为妾室的王凤玲便拉着儿子的小手向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请安。

李叔同一直记得,每次去请安的路上,母亲总要对他说:“快点长大就好了”。李叔同并不知道母亲为何如此盼着自己长大,直到他真的长大些也懂了母亲的处境后,他才领悟那句话的意思。没错,王凤玲知道:只有儿子长大了出息了,她的天地才真正被撑起来了。

在李家的日子里,王凤玲一直活得非常压抑,她的天地也从来没有属于过她。

李叔同5岁那年,李筱楼过世了。死前,他留下了一句遗嘱:“文熙继承家业,文涛(李叔同)以兄为父”。

一个年轻寡妇带着庶出的幼子,自然会饱受大家庭的鄙视和责难。难免地,王凤玲的生活更加压抑了。自丈夫死后,她还不间断地被大太太以各种名义当佣人使唤。伺候大太太期间,她难免受各种气。

好在,她学会了将所有注意力全放在儿子身上。也只有这样,她才能不一直活在各种难堪里。

李叔同也没有让她失望,年6岁时,跟着兄长一起学习的李叔同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他不仅能熟读晦涩难懂的各种经文,如《大悲咒》《往生咒》等,而且还经常吟诵出各种满腹哲理的诗句。

知道儿子是神童后,王凤玲便对儿子的教育更加重视了。平日里,王凤玲不仅经常督促儿子学习,还对他的言行举止极其苛刻。有时,就连李叔同吃饭时坐着稍微偏了一点,她也要责备他。

每天,不管多忙,王凤玲都要检查李叔同的功课。开始跟着二哥学习《玉历钞传》《百孝图》《返性篇》《格言联壁》等书以后,王凤玲对他的管教也更加严苛了。

年14岁那年,李叔同便因诗文出众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

可就在这个时候,李家人发现他和母亲王凤玲一样迷上了戏曲。在今天看来,迷恋戏曲并非大逆不道的事,可在当时,戏曲却并不被认为是好行当,所以迷恋戏曲的人,也被认为不入流。

李叔同爱上戏曲后便经常放下课业跑出去看戏,他甚至还偶尔去客串几个角色,李家人见了都很是不满。李家人把李叔同“误入歧途”的原因归结到了母亲王凤玲身上,他们要求王凤玲从此不再看戏曲。

面对李家人的这种要求,王凤玲只觉自己憋屈极了,偷偷在屋子里哭过后,她竟真的决定永远放弃自己这个唯一的兴趣爱好戏曲了。

可王凤玲放下戏曲,李叔同便也会跟着乖乖不再沉迷于戏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毕竟儿大不由娘,何况李叔同早已有了自己主见。

面对母亲要求自己不再去戏园子里的要求,李叔同很有些逆反地拒绝了。之后,他一如既往地继续逛他的戏园子。

眼见王凤玲管不住李叔同,李家人对她更加没有好脸色看了。那段时日里,只要李叔同出去逛戏园子,他回来时,母亲定是在房间里哭。可即便李叔同看到母亲如此,叛逆期的他也并不想就此妥协。

李叔同如此执着于戏园子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喜欢上了一个名叫杨翠喜的戏子。这些,王凤玲自然也是知情的。

杨翠喜是天津的名角,她长相秀丽,唱腔婉转,是很多名流的梦中情人。李叔同自与她相识后,便更加对戏曲情有独钟了,他甚至经常在杨翠喜下场后与她交流戏曲。杨翠喜对这个风度翩翩又对戏曲诗文都有造诣的男子也很是欣赏,一来二去间两人渐渐成了知己。

后来,李叔同甚至还经常在散场后提着灯笼送杨翠喜回家。

李家注重门风,他们自然对李叔同与戏子来往密切的种种不能容忍了。李文熙在和王凤玲谈过无数次后给了她一个建议:让李叔同早日成家立业。

王凤玲听了这个建议后赶忙答应了,两人商量一阵后,定下了俞姓商人之女。

于是,17岁那年某日,哼着小曲的李叔同刚到家便被母亲叫到了房里。那日的天气和往常没什么两样,可李叔同却分明觉得当日的空气都透着诡异。

王凤玲坐定后,便对着站在眼前的儿子仔细打量了一番,李叔同被她看得有点头皮发麻,但他却不敢说什么。看了一会后,王凤玲叹了口气道:

说完这句后,王凤玲还拿出手绢抹了抹眼泪,李叔同见状心里也很不好受。人就是这般奇怪,当一直对你严苛的人突然不对你做要求,转而对你表示理解时,人的心往往不自主地跟着软下来。

李叔同低着头想了一会后竟低声道:“娘,我去戏园子并非自甘堕落,我是想学学怎么演好旦角。杨翠喜杨老板的戏唱得好,人也端正,我们就是在学戏,没有别的关系。”

王凤玲听了儿子这话心下立马舒展开了,她忙接到:“娘知道的,娘只是怕你荒废了学业,儿大不由娘,是该找个人好好管管你了。”

李叔同听到这儿总算明白了:母亲这是要给自己定亲事了。他轻轻“嗯”了一声后便不再说话了。

王凤玲见状便单刀直入了,她清了清嗓子道:“你是不是想要自己喜欢的姑娘?”说这话时,王凤玲拿眼睛直直地看着儿子,她生怕自己遗漏什么细节,又像是怕儿子说出什么让她诧异的话来。

李叔同抬起头看着母亲说:“我跟杨老板学戏和我娶妻没有关系,只要娘高兴,以后戏园子我可以少去,媳妇我随时可以娶。至于娶什么样的,只要娘喜欢,儿子就喜欢。”

王夫人听着儿子的话却突然地不放心起来,她比谁都清楚儿子的情绪,眼下他说这话时虽然句句向着自己说,但话里分明藏着抵触情绪。但她也知道,男人一旦有了家室多少会收敛些,所以,她狠了狠心决定将他一军,她顿了顿后道:

李叔同听了母亲这话竟立马往前走了一步道:“娘,这是哪里的话,娘喜欢我肯定喜欢。再说,我经常不在家,您的儿媳妇正好可以代替我陪您聊天,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我怎会不喜欢。”

有了儿子的再三应允后,王凤玲的眉眼便瞬间舒展开了。她笑着道:“有人照顾你,娘也放心,我啊,还想早点抱孙子呢。”

李叔同的婚事就这样被定下来了,通过这次谈话,李叔同大概知道了俞氏的境况:南运河边芥园茶庄俞掌柜的长女,模样周正,识字不多却很通情理。

这次长谈不久后,即李叔同17岁那年冬天,一顶大红花轿被抬到了李家大院,来时,花轿走的是正门。婚礼当天,各界前来道贺的名流着实不少。

这以后,李叔同果然真的就很少出入戏园子了,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他想如母亲愿地考取一些功名。

20岁这年,李叔同生下了他和俞氏的长子李准,王凤玲终于如愿做了祖母。这期间的王凤玲高兴极了,李叔同见母亲高兴也觉得分外舒心。高兴之余,他还动笔写了一首诗《老少年曲》抒发得子的雀跃之情。

可不久后,因为赞同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的缘故,李叔同成了局中人眼里的敌人。为了避祸,他不得不带着母亲、妻子孩子和保姆前往上海避祸。

当时他们之所以选择上海作为落脚点,除了因为上海与天津非常相似外,还因为李家在上海有自己的产业。李叔同的大伯正在上海经营产业且生意兴隆,他们抵达后,将可以得到相应的庇护。

抵达上海后,李叔同和母亲一行租住在了法租界卜邻里,这个地方相当安全,可租金却也非常昂贵。仅仅住了一段时日后,李叔同一家便觉得有些吃不消了,好在李叔同在上海结识的好友许幻园主动在此间邀请他们前往城南草堂与他们居住。

邀请他们前往时,许幻园说:“法租界的房子贵并且也不安静,并不利于学习,如你不嫌弃,我那里正好也空着,你大可跟我一同住,这样我们还可以日夜伴读,岂不美哉。”

住进城南草堂后,李叔同一家和许幻园夫妇相处得极其融洽。期间,王凤玲甚至还将许幻园妻子宋梦仙当亲生女儿看待。宋梦仙身体不好,王凤玲于是经常为她煎药、嘘寒问暖,每到花开的早晨,她还特地把宋梦仙叫来说诗评画。

可李叔同也分明发现,毕竟是寄人篱下,所以母亲在生活上依旧谨小慎微,她甚至还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来询问儿子“自己是否妥当”。

面对这样的境况,当时一边工作一边求学的李叔同一直未找到解决之法。

上海物价不低,为了应付生活,在李叔同接连添丁的境况下,王凤玲不得不精打细算,期间,经济偶有窘迫也是常有的事。

在上海期间的种种,让李叔同成长了很多。人往往是在独立后才真正懂得生活的艰难,习惯养尊处优的李叔同也是如此。

但总的来说,这段时日里的李叔同是开心甚至幸福的。经济上,因为有母亲打点和家里的资助,他虽不富裕却也还过得去;生活上,在母亲和妻子一同照顾下,他自然也分外舒适;在精神上,他也极其富足,因为此间的他结识了四个知己,他们还结成了“天涯五友”。

一得空时,李叔同便和其他四友,即许幻园、袁希濂、张小楼、蔡小香一起吟诗作画,他们偶尔还会讨论讨论国家形势。

原本,若没有后来的动荡,李叔同和家人、好友定都可以一直安然地继续这般生活。可他们毕竟生逢乱世,1901年,李叔同的老家天津发生了动荡,一时间,道路房屋毁损,钱庄也跟着倒闭,李家的“铜达钱庄”也受到了波及。

之后不久,李家的盐业等等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心急如焚的李叔同便启程返回天津去看望自己的哥哥和家人,这一路上,他的心里自然也是感触良多。

最能让人成长的往往是苦难,从天津探亲返回上海后,王凤玲明显发现儿子成熟了,他开始更加发奋地学习了。没错,期间的李叔同看到家族衰败后决心努力考取些功名了。

不久后,李叔同以“李广平”之名考取了上海南洋公学经济特科,这次考试中,他的总分是75分,名次是第十二名。

这样的成绩自然让王凤玲分外欣慰了,知道儿子被录取的当天,她还特地烧纸祭拜了亡夫。

可不久后,因为在南洋公学期间与恩师蔡元培走得过近且同情学生运动,他离开了南洋公学。1903年,李叔同与退学者在上海“沪学会”内增设补习科,且常举行演说会。他还曾以“李广平”之名翻译外文书籍出版。

儿子“接连出事”后,作为老母亲的王凤玲心里虽着急却也并未多问,她总安慰自己:儿子定会越来越好。可越是这般安慰,她心里反而越不踏实了。好在,李叔同为她生下了三个孙子。

天有不测风云,李叔同三子中其中一子的早夭一直让王凤玲耿耿于怀,她甚至把孙子的早夭归结到了自己没能照顾好他上。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王凤玲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了。

李叔同经常想,病从来由心生,若没有儿子的早夭,母亲或许还会多活些时日吧,每每想到这些,他的喉咙便不自觉地发紧。

但有时,李叔同又觉得:母亲的早逝是她嫁入李家便注定的结果。嫁入李家后,她几乎没过过一天的舒心日子,李家那么多女人,只有她地位最低微且年纪最小,受欺负的只能是她了。

越是一辈子受气的人,自尊便越强,李叔同的母亲也是如此,她的自尊心明显强于普通人。

原本,李叔同觉得:母亲可以因为他而受到尊重。为了达成这个理想,他也一直在努力。他有时会幻想自己光宗耀祖的那天,他时常想,到那时,母亲定可以挺直腰杆在李家大院里走动了。

可母亲终究没能等来那天便早早地离世了,她离世时,李叔同虽已是名噪一时的才子,却终究没有取得世俗真正认可的所谓“功名”。

李叔同觉得:自己终究辜负了母亲,这种辜负让他心里充满了内疚。这便也是他无论如何要让母亲落叶归根的原因:他不能容许自己再辜负母亲任何了。

在寻思母亲一生的种种时,不知不觉间,李叔同他们扶灵前往天津的船也已靠岸了。当船离天津港口越来越近时,李叔同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他喃喃道:“娘,我带你回来了”。

1905年7月底,在王凤玲辞世近半年后,她的灵柩终于经千里颠簸被运回了天津津门的李家门前。

可就在李叔同一行欲进门时,李家族人却以“外丧不进门”“小妾不得正门入”为由将他们堵在了门口。他们还强硬地告诉李叔同说:“你母亲的遗体只能直接运到坟地安葬!”

听到这话时,在短短的几秒间,李叔同的脑子里便像放电影一样浮现了母亲生前在李家的无数影像。这些,通通都是他曾见过的母亲在李家因为妾室身份受气的场面。对母亲的同情和他对母亲的愧疚一起凝聚成了一股无以名状的怒火,他几乎是吼着对族亲道:

随后,身穿黑衫的李叔同亲自走到了母亲的棺椁前扶住了棺木喊道:“走——”!

随即,抬棺的众人稳稳地一步步向李家正门走去。李家族亲眼睁睁看着王凤玲的棺椁从正门进入了李家大院……

李叔同不仅让母亲的棺椁走了正门,而且还在李家为她举行了盛大又特别的葬礼。因为不想用妾室的身份给母亲下葬,李叔同干脆选择用新式葬礼为母亲送行。于是乎,整个天津都轰动了,因为:铜达李家的三公子,为母亲办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式葬礼。

葬礼这天,李叔同规定,全家都必须身着黑色衣服,而不是披麻戴孝,葬礼上,不行跪礼,只行鞠躬礼,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人到、情到即可。

一百多年后,这样的葬礼是稀松平常,可在一百多年前的晚清,在新思想刚刚萌芽的时期,这样的葬礼注定是惊世骇俗。

更为让人称奇的是,李叔同竟然在葬礼上一边抚琴一边唱歌,他唱的,正是自己为悼念母亲所写的《梦》。

在这首歌词里,李叔同带着悲痛弹唱道:

王凤玲绝想不到,她之葬礼竟会如此地惊天动地,她更想不到,因为这场特别的葬礼,她成了中国新式葬礼的第一人。

后来,天津的各大报纸都报道了“李家三少爷葬母”的种种,对于李叔同办这样一场葬礼的背后原因至今争论仍颇多,有人说:他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封建妻妾制度和母亲一生所受委屈之‘报复’;也有人说:他是想以此向世人传达他的超然生死观;还有人说:李叔同是在用这种方式批判封建,宣扬新思想……

直到今天,李叔同新式葬母的故事依旧是世人热议的焦点。但无论当时和后世的人怎样评说,李叔同都从未就相关做过任何说明。

只是,每次与友人谈及母亲时,他总含着热泪叹道:“我的母亲真是苦啊!”

王凤玲死后,李叔同一度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李哀”,意为自己的快乐幸福已经永远过去,余下的将只有哀愁。从此看,母亲的一生和她后来死后的种种,让李叔同真正经受了极致痛苦。

1918年,王凤玲死去13年后,李叔同抛下自己在日本娶的妻子孩子和俞氏及两个儿子选择了出家。在最后一次见到日本妻子诚子时,他留给她的一句话是:“爱,就是慈悲!”

后世研究者认为,李叔同对“慈悲”二字的理解由其母亲而来,因为,真正的慈悲,是将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慈悲必须先懂得极致的痛苦。

而真正让李叔同懂得极致痛苦的,无疑正是他的母亲王凤玲。

玄悟法师婚姻挽回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玄道法师、玄悟法师婚姻挽回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