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友投稿 2025-04-29 08:00:47 热度:208°C
三苏研究院丛书丨马东瑶:《苏轼与苏门六君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11一、内容简介本书深入探讨苏轼与“苏门六君子”的文学、思想、交游、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采用还原历史、追索过程、解读原因的研究方法,将苏轼与“苏门六君子”置于历史文化的大视野中,考述“苏门六君子”称谓的来历,揭示其复杂的历史文化信息,分析文人集团的形成原因、“六君子”在文化史上的典范性及典范化过程,并从相关角度论证六君子文学的独特成就和特殊意义。
二、作者简介
马东瑶,1973年生先后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北京大学,1991-2002),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励耘学刊》副主编,《三苏学刊》编委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方向,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如《苏门酬唱与宋调的发展》《论北宋庆历诗风的形成》等,出版著作《文化视域中的北宋熙丰诗坛》等。
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多项,目前在研两项,《空间视域下的北宋都城与文学书写》列入国家“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出版规划获评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多项三、目录绪 论
第一章 苏门文人集团中的六君子第一节 文学之交第二节 唱酬之盛第三节 困境中的慰藉第二章 苏轼眼中的六君子与六君子眼中的苏轼第一节 苏轼眼中的六君子第二节 六君子眼中的东坡第三章 儒学转型时期的苏门六君子
第一节 六君子眼中的“道”第二节 文学中的儒家之“道”第三节 文学中的苏门之“道”第四章 “苏门六君子”的典范化第一节 “最爱元祐”第二节 理学崇黜与“苏门六君子”的典范化第三节 “君子”“小人”之辨与“苏门六君子”的典范化
第四节 后人眼中的苏门六君子结 语苏门六君子交游年表参考书目转载自公众号“三苏研究”“京师文会”特别鸣谢敦和基金会章黄国学有深度的大众国学有趣味的青春国学有担当的时代国学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应用实验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